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10種現代人最佳營養食品

蕃茄 居冠  吃魚 腦筋好  地瓜 強過飯

想吃出美麗、吃出健康嗎?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選出10種現代人最佳營養食品建議清單,如果正確食用,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報導中也建議,白米飯最好少吃為妙。

時代雜誌建議現代人應該攝取的十種最佳營養食品,排名第一的就是物美價廉的番茄,報導指出,蕃茄內含的Lycopene素,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的罹患機率。

而熱量低、含有豐富鐵質、維他命B的菠菜,不但是減肥聖品,還可以有效預防血管疾病以及夜盲症。

至於華人過年必備的花生、杏仁等堅果,則有提高良性膽固醇、預防心臟病的功能,
不過醫生警告,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否則反而有害。

如果不想罹患乳癌、胃癌、直腸癌,花椰菜是不錯的選擇,
最好的食用方式,就是簡單的燙一下,最能保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以及維他命C。

至於廣受減肥人士喜愛的燕麥,則有助降低血壓以及膽固醇。

要頭好壯壯,可多吃魚類食品,其中鮭魚含有的OMEGA-3S成份,可以預防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同樣可以防止老化的藍苺,因為含有相當高的抗氧化劑,還能預防心臟病及癌症。

至於讓「口氣」不好的大蒜,則在清血、防治心臟病上,有相當大的功效。

在亞洲相當風行的綠茶、紅酒,也被證實有預防疾病的功能。

綠茶含有多酚,這種植物化學因子,一杯量的抗氧化效果是維他命C的100倍。

至於紅酒,報導指出,法國人享受乳酪、奶油製品,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卻遠低美國人,原因之一就在於紅酒,製紅酒的葡萄,葡萄皮上含有抗氧化物,不過,醫師也提醒,飲用紅酒過量可能適得其反,引發乳癌、中風等疾病。

這份建議名單中令人驚訝的是,報導指出,中國人的主食白飯,因為可能導致血糖上升,專家建議可以改用地瓜代替。至於薯條則是會造成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應該少吃為妙!

現代人建議食用的10大營養食品:

番茄:含有lycopene素,維他命C,預防攝護腺癌。
菠菜:含有鐵質、維他命B,預防血管疾病、盲眼症。
花生、杏仁等堅果:預防心臟病,但要適量,多吃反而有害。
花椰菜:簡單烹調,預防乳癌、胃癌、直腸癌。
燕麥:富纖維,可減肥、降血壓、膽固醇。
鮭魚:富OMEGA-3S成份,防止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藍苺:富抗氧化劑預防老化、心臟病及癌症。
大蒜:清血、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臟病。
綠茶:降低罹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心臟病的機率。
紅酒:有助抗氧化,適量飲用有助預防心臟病。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生的意義,就在一個選擇


人生好比兩瓶必要喝的啤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先喝了甜蜜的,其後必然是酸苦。---(英)蕭伯納

  怎樣思想,就有怎樣的生活。
  只要付出代價,你便可以隨意選擇;
  如果選擇錯誤,你也必須付出代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樣樣勝利,但可以事事盡力。

  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這是我們常講的話,但是一個人有沒有企圖心和鬥志,關係著未來的日子別人怎麼看我們;也關係著日後自己是否滿意、是否造成懊悔的結果。

  魯賓是一個喜歡音樂的小伙子,可是他剛到美國時,卻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來賺錢。其實,在街頭拉琴賣藝和擺地攤差不多,都必須爭個好地盤才會有人氣、才有錢賺;而地段差的地方,街頭賣藝的生意自然就不好了!還好他和一位萍水相逢的黑人琴手志趣相投,結為「事業夥伴」,同時一起爭取到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那是一家人潮如織的銀行門口,經過的人奇多無比!因此,他們倆的曝光率大增,吸引不少行人的駐足觀看,也增加人們拋錢下來的機會。

  就憑著拉琴賣藝這一招,沒過多久,魯賓就賺到了不少錢。他和黑人琴手道了別,先離開了當地,因他想進入大學進修,在音樂學府裡拜師學藝,並且和琴技高超的同學們互相切磋。

  其後,魯賓將全部時間和精神,投注在提升音樂和琴藝的素養上面。

在大學裡,雖然魯賓不像以前在街頭拉琴一樣賺很多錢,但他的眼光超越金錢,轉而投向那更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十年後,魯賓偶然再路過那家銀行門口,仍看見昔日的老友││黑人琴手,在那最熱門的地段拉琴,表情一如往昔,當人潮聚攏時,不自覺地露出了得意與滿足的神色。

  當黑人琴手瞧見魯賓突然出現時,很高興地停下拉琴的手,熱絡地叫了出來:嘿,朋友!好久沒見啦!你現在在哪裡拉琴啊?

魯賓告訴他一個挺有名的音樂廳名字,但黑人琴手卻問說: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好賺錢嗎?
  「還好啦,生意還不錯啦!」魯賓沒有明說,只淡淡地回答。

黑人琴手怎麼知道,十年後的魯賓,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了!他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中登台獻藝,而不是只在門口拉琴賣藝呀!

  時空的轉換,有時是令人感傷的。

事實上,很多人在一生中,正如那位黑人琴手一樣,一直死守著「最賺錢的地盤」而不放,甚至還沾沾自喜呢!

  驀然回首,有時我們不知該對過去的「難友」投以憐憫的眼光,還是裝作若無其事地迅速走過。當黑人琴手一旦知道魯賓的現況而對自己井底之蛙似的得意,是否會羞慚萬分?

  擅於跑步的人都知道,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奔馳於途中的名次是不算數的。只有達到終點、前胸觸到攔帶,才算是定局。在這過程中,儘管競爭激烈,但必須仔細看清楚你的目標。在任何歧途都得隨時注意調整角度,必要時應毅然離開那看似最賺錢,其實是耽誤了繼續求進步的時間,「能捨才能得」,必要時我們應犧牲一些眼前的小小利益,才能邁向更高的層次、更高的境界!

  ◆  ◆  ◆  ◆
  東方人在談到加班時,常高興可以得到比平常多一半的薪水,尤其在不景氣的年代、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時候,如果問:「週末加班,沒問題吧?」往往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反正我回到家也沒什麼事做嘛!」或者是:「與其出去玩會花大錢,還不如加加班賺一點小錢。」

  但是,西方人的價值觀卻大大的不同。他們的員工多半會堅定地搖搖頭,然後說:「我可不願加班,又不是賺錢機器!」否則就是,「很遺憾的是,我已經決定明天週末要在家裡修剪草皮了。」他們通常說得那麼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當絕大多數的東方人汲汲營營於追求財富之際,西方人卻很努力地在追求如何變成一個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工作以外的時間,就是自己享受的時刻;從工作中賺來的錢,就是要好好地花掉」,這是西方人工作的真諦。
  洋人是很想得開的。他們常常要離開工作、休假一段時間以後,才會有一種重新充電的感覺!本來已經被工作累得不想幹了,決定先休個假再說,結果每次到了假期快結束的時候,就又覺得充滿了新點子,又有許多想法,巴不得趕快回去上班。

他們多半擅長於利用假日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工作變成實現夢想的動力引擎,而不只是一塊絆腳石而已。

  其實,休息不是「關機」,而是在充電。除了睡覺和工作之外,我們每天至少應該還有八小時的時間是可以自由運用的,如果把這些時間都花在看電視、談八卦等等的事情上,當然覺得疲倦而沒有意義,下了班沒有值得期待的事情,那麼就很容易淪入了加班的陣容,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工作繁忙,而是畏懼下班以後的無聊時光,因而選擇了更無聊的活兒。這是反省的。

  ◆  ◆  ◆  ◆
  對同一個問題來說,一個人的心性、心態不同,所關心的角度也不同。

  馬丁‧路德‧金有一段話很有意思:在同個場合,懦弱者會問:「它安全嗎?」自私者會問:「它有利嗎?」空虛者會問:「它好玩嗎?」但是有道德的人會問:「那是對的嗎?是該做的?」

  這樣的省思,很容易就涉及到一個「選擇」的角度問題。

  有一位已婚的先生對他屬下的一位辣妹秘書說:「我們去浪漫一個晚上,好嗎?」女孩說:「什麼叫做浪漫?」他說:「我在五星級飯店裡,開一個最豪華的總統套房,準備一瓶XO酒,用紅色蠟燭點亮整個房間,房裡鋪滿了玫瑰,只求妳陪我一夜,好嗎?」

  這是不是最浪漫的一夜?它安全嗎?它有利嗎?它好玩嗎?那是對的嗎?是可以做的嗎?其實,這個辣妹秘書就面臨了「選擇」的問題:是不把道德的考量放在第一位呢,還是對社會負起一番責任來。

如果不顧社會道德、並不是跟自己真正喜愛的人在一起,婚外的性活動也許只是最噁心的一夜,絲毫也不浪漫。這也是一種選擇。選擇快樂、選擇放心,還是選擇驚慌、選擇不安,完全是自己的意志造成的。

生氣的背後


能夠替別人著想...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福氣

生氣的背後-攻擊-受傷後的反應

最近我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位先生養了一隻吉娃娃狗,溫馴乖巧。

但有天這隻小狗被鄰居的大狗咬傷了,鄰居立刻將牠抱來歸還主人,當主人心疼的伸出雙手要將小狗接過來的時候,沒想到牠竟突然攻擊主人,緊緊的一口咬住主人的手。

主人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鄰居說:「牠咬我是因為牠受傷了。」

這是小狗在受傷時的本能反應,不是因為牠恨主人,而是為了自我防衛,以免再次受傷,此時主人若誤以為小狗是蓄意攻擊他,必會生氣,而使事情越弄越糟。

遷怒-餘怒未消的跡象有位父親下班回家,一進門就看到十多歲的女兒正在用他的工具修理東西,而工具散落一地,使客廳凌亂不堪,他便不禁開始破口大罵,聰明的女兒在收拾乾淨後跑來擁抱他,然後問:「爸爸,你今天在辦公室裏一定遇到不愉快的事,是嗎?」

這位懂事的女孩瞭解老爸的怒氣不完全是針對她,而是他裏面可能因為別的事受傷了,因此她沒有情緒反應,反而能安慰爸爸,這是極大的智慧。

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

例如:孩子放學回來重重的把書包一摔,問他發生了甚麼事,他卻不禮貌的說:「你好煩喔!」

太太問先生晚餐想吃甚麼,先生竟不客氣的說:「跟妳結婚這麼久了,我愛吃甚麼妳還不知道嗎?」

先生下班回來看到太太抱著孩子沮喪的坐在客廳裏,便過去關心的問:「心情不好嗎?」

沒想到太太卻生氣的說:「你怎麼到現在才回來?」

關懷-療傷的最佳良藥

在這些情況中,若當事人都認為對方針對你在發脾氣,一定也會開始生氣,不是罵回一句難聽的話,就是用冷漠與迴避來拒絕對方。

因為我們也受傷了,需要自我防衛。

但如果我們能看到:他對我兇,是因為他受傷了,事情就能比較正確的解決。

我們怎麼去面對一個心靈受傷的人呢?

首先,他需要被瞭解,被接納。

媽媽可以對孩子說:「你今天在學校受委屈了,來,告訴我發生了甚麼事。」

太太可以對發脾氣的先生說:「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還有誰惹你生氣啊?」

而另外那位先生可以對沮喪的太太說:「一整天在家帶孩子真辛苦,妳希望我現在為妳做甚麼嗎?」

如此對方的情緒一定很快的能穩定下來,在感受到被瞭解與接納後,他甚至可能因剛才失禮的表現覺得內疚。

省思-突破的開始

羅馬書十二章廿節說:「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的行為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何況我們的親人,絕非仇敵,我們豈不更應如此善待他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自己成為那個敏感、易怒、無理、情緒失控的人的時候,我們也應意識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們曾經受傷,而傷口尚未復原。

就像有次我的腳趾受傷,家人從我身邊經過碰到了它,我痛得本能的大叫:「你為甚麼踩我?很痛唉!」

把對方嚇了一跳,他是故意踩我嗎?絕不是。

其實他只是碰了一下,也不是故意要傷害我。

但若沒有傷口,就算他踩到,我都不會生氣。

我又痛又叫是因為有個未復原的傷口存在,每當別人去碰它一下,或自己不小心踢到,就痛得生氣,也使對方不敢接近我。

心靈的傷口也是一樣,有位姊妹在電話中啜泣著對我說:「我覺得我快把我的孩子毀了,他們一點小小的錯誤,就會讓我氣得對他們怒吼,
我知道我不該說那些難聽的話,但就是沒辦法控制......」

我對她說:「那是因為妳自己曾經受過很深的傷害,沒有完全被醫治,而他們碰到了妳的傷口。」

這位姊妹的傷口是自卑感,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以致於當孩子表現不佳,她就覺得被否定了,憤怒只是被否定之後的本能反應。

若我們能瞭解自己裏面尚待醫治或解決的問題,再正確的對症下藥,必能成為情緒穩定、別人喜歡接近的人。

我們也更能看清其實許多不快樂不是別人造成的,乃是自己面子的問題。

職場10個成長的機會


1.做一個機動的救火隊員,隨時幫助同仁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救火需要膽大、心細和技術,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救火,膽子練大了,見識更廣了,心思更細了,技術也得到磨練。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別人失敗的痛苦,化為自己的經驗。

2.時時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斷提升自己的績效。持續不斷的做個人績效的檢核工。每個星期可以立用十五分鐘,在工作結束前仔細的回想一個星期以來的工作得失,並從中吸取經驗。

3.參與公司內的變革計劃,擔任其中的角色,承擔改變的任務。
改變常常蘊含著新的事物,及新的思考,藉由參與變革,更新自己的思維,實踐除舊佈新的行動,往往可以學得最多。

4.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協助他人學習成長。教學相長,藉由與他人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一步深刻化;有時候以可以因為分享而發生激盪,擴大了原有的心得。樂於與他人分享,他人自然也會樂於和自己分享,增加自我學習的機會。

5.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時時關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習未必要在課堂上排排坐,看一本書、一場電影,甚至逛街,都可以獲益良多。只要投資很少的時間,相較於在工作上回收的效益比例,學習價值至少雙倍以上。

6.促進團隊的運作,主動排難解紛,讓團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你不是團隊的領導者,你也可以協助澄清團隊成員的意見、鼓勵團隊成員發言、從團隊成員的不同意見中,做歸納與整理、常保高度的信心及熱誠,影響他人,也磨練自己的意志力。

7.當公司顧問的助手,與他們做最密切的接觸。顧問是一群在某個專業領域有所專精的人,他們可能有輔導過上百件個案的經驗,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有有充分的實務經驗,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可以對這個專業領域有全面性的總覽。

8.加強積極聆聽的技巧,利用「聽」的活動來獲取資訊與經驗。把耳朵的聽與嘴巴的說視為銀行帳戶:聽就等於是存錢,說的時候就等於是提錢。你不能老是提錢出來,除非帳戶裡有足夠的餘額。

9.凡事做正面的思考,將困難與問題均視為對自己的挑戰。保持樂觀的態度,把注意力在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完成,而不是有哪些工作沒有辦法去完成。在提出任何構想時,把重點集中在解答上,而非問題上。

10.跟隨領導者做事,一方面得其親炙,另方面也讓學習有個方向。標竿學習也可以運用在個人身上。先找出問題的所在或你想要再進步的地方,選擇能替你解決問題的領導者,例如觀察其他經理人的作為,或是回想一下曾經共事過的經理人,仔細研究他們的優異技巧,再將所學到的付諸實行。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每天問自己十個問題

如果你想走出常規,放松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開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問的方式開始一天,這些問題會給我們帶來力量和好心情。

1、我擁有什麼?

通常我們會為自己沒有的東西而苦惱,卻看不到自己擁有的,如健康、可以聽、可以看,可以愛與被愛,每天都有食物供我們享用等。正如那句口口相傳的話所說的:“失去了才知道珍貴。”讓我們走出哀怨,,這樣就可以看到什麼是我們擁有的。

2、我應該為什麼感到自豪?

為你已經取得的成績而自豪。成績不分大小,每一次成功都意味著向前邁出了一步。你可以為你剛剛戰勝的一個挑戰感到驕傲,可以為幫助了一個陌生人而感到幸福,可以為幫助了一個朋友露出微笑,也可以結識了新朋友或讀了一本新書而感到高興。  總之一切都值得你自豪。

3、我應對什麼心存感激?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讓我們為之心存感激,同時也有很多人值得我們感謝,因為他們在無形中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生活的每一天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4、我怎樣才能充滿活力?

每天都要計划好做一些積極的事情,讓自己充滿活力。例如,可以給那些一直以來你都很欣賞,卻很久未聯系的人打電話,對工作夥伴說一些鼓勵的話,保持微笑,或者留出時間和孩子玩耍等。

5、我今天能解決什麼問題?

設法把那些原本想留到明天才解決的問題今天就解決掉,盡量在當天完成手邊的工作,要敢于面對那些棘手的問題,並換一種角度看待它們。

6、我能抛下過去的包袱嗎?

“過去的包袱”就是指那些長年累積起來的傷心的經曆和怨氣。背著這些沉重的生活包袱有什麼用呢?建議你對過去做一個總結,把值得借鑒的經驗保存起來,然後永遠地卸下重負。

7、我怎麼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人往住都是別人的建議者,卻不是自己的。很多時候,根本問題就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很多人都經曆過為一件事苦惱不堪,過後又覺得可笑的時候。悲和喜只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8、我怎樣過好今天?

做些與往常不一樣的事情。如果我們走出常規,學會享受生活,那麼生活就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敢于創造和創新。

9、今天我要擁抱誰?

擁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要想健康,每天要至少擁抱8次。身體接觸是人最為基本的需求,它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大腦。

10、我現在就開始行動?

不要認為這些都是“聽起來不錯”的建議,也不要認為生活很難是這樣的。其實,每天的生活都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是讓生活過得索然無味,還是積極向上,決定權就在自已的手中。努力幸福地生活,你又會失去什麼呢?

自卑只是消極的感覺,不是真實的障礙

補償心理是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因不順利,而需要得到補償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從心理學上看,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轉移」──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發展其他方面的長處、優勢,以期能趕上或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

許多成功人士就是應用這種心理機制的作用,讓自卑感成為他們成功的動力。一般來說,「生理缺陷」愈大的人,自卑感就愈強,尋求補償的心理就愈大,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對自己出生微賤、面貌醜陋、言談舉止缺乏風度的缺陷十分敏感,為了補償這些缺陷,他在燭光、燈光、水光前讀書,補強自己知識的貧乏。儘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識的營養卻對他的缺陷做了全面補償。最後,他擺脫了自卑,並成為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

貝多芬從小就有聽覺障礙,耳朵全聾後還克服困難地寫出了優美的《第九號交響曲》。他的名言:「人啊,你當自助!」成為許多自強不息者的座右銘。

在補償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於自卑,人們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督促自己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磨練其性格,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義者威特.波庫指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靈性,憑藉此一靈性,人們得以完成許多豐功偉業。這種靈性是潛藏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股力量──維持個性,對抗外來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嚴」和「人格」。

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戰勝自我。因此,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成為發展自我的跳板。一個人的真正價值取決於能否跳脫自我設置的陷阱。真正能夠解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所謂「天助自助者」。  

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在於其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  

一代球王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因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緊張得一夜未眠。後來他設法在球場上忘掉自我,專注踢球,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態,從此便以銳不可當之勢,踢進一千多個球。球王貝利戰勝自卑的過程告訴我們,不要懷疑、貶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因此,不甘自卑,發憤圖強,積極補償,是醫治自卑的良藥。   

心理補償是一種使人轉敗為勝的機制,如果運用得當,將有助於拓展人生境界。但應注意兩點:一是不可好高騖遠,追求不可能實現的補償目標;二是不要受賭氣情緒的驅使。只有積極的心理補償,才能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愛你的優點,也愛你的缺點

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或不肯坦白面對自己的缺點,都一樣糟糕;很容易帶給人虛假的印象。

有自知之明的人,比較容易成功。這些人,看起不但比別人多了些自信,也多了些坦然。

沒有好高騖遠的虛張聲勢,也沒有自卑自憐的委曲求全。

不貪求他做不到、得不到的事,也不會錯過任何一次該他表現、由他發揮的機會。

要鍛鍊出這種自知之明,秘訣無他,就是欣賞自己的優點,也能接受自己的缺點。

藉由不斷嚐試挑戰的機會,得到掌聲或挫折,很快地明白自己擅長什麼,哪些地方的確力有未逮。

這是一種動態的練習。換句話說,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就自滿,失去追求進步的動機,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敗退縮,放棄繼續嚐試的勇氣。

我常被問:「怎麼樣才可以培養自信?」或「怎麼做才能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我認為,這和吃飯、睡覺一樣,是別人幫不上忙,完全要靠自己的。

只要你願意一次又一次地去試、去磨練,就會愈來愈知道自己的特質是什麼,現階段的限制又在哪裡。

能獲得現代企業主管青睞的,正是這種不停鍛鍊自知之明的人,主管也樂於給他嚐試挑戰機會。

因為,主管知道,每一次的挑戰,都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我身邊有很多擔任中高階層主管的朋友,他們常對我說:「和謀職的朋友面談時,最怕碰到那種一問三不知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或不肯坦白面對自己的缺點,都一樣糟糕。

相對的,提及自己的優點時,口若懸河;一問起缺點時,三緘其口。這種人,也很容易帶給人虛假的印象。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一定都有缺點。一味地文過飾非,就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現。

當你能夠坦然和現在的主管、或未來的主管,討論你的優點,也能虛心請教如何改進缺點,你就又比別人多了點自知之明。

在最心愛的人面前,也不必武裝自己,故意表現得像個「完人」,反而容易產生距離。

展現優點、接受缺點,你愈能夠表現自然,對方也就愈自在。

更何況,一個人若真心愛你,應該是愛你的優點,也能愛你的缺點。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8種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國寶中醫養生智慧大公開

5位資深中醫:姜通、馬光亞、易權衡、董延齡、巫水生,不但無病無痛,還要出示身分證才獲准老人優待票價,首度公開什麼才是他們的養生方式。
以下我們歸納整理出「8種國寶級中醫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1.規律作息
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後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時鐘被打亂,影響健康甚鉅。新近日本的動物研究發現,生理時鐘錯亂,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2.多喝茶
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是那種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雲卿提到。

3.書寫
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
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鬱症。
性格淡薄寧靜的中醫師馬光亞,有「從容老人」封號,他認為養生首重心情放寬,不要急、慢慢來,練毛筆字正是鍛鍊心性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