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有邏輯,才有腦袋/切分問題、釐清因果,用證據推導出結論

邏輯就是協助人們「找面向、看問題,並得出有依據的解答」的方法。學會邏輯思考,除了可讓你的論述更有說服力外,也可讓你一眼看穿似是而非的言論。

 現場1:年度主管會議上,正在探討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的產品線裡,沒有以50歲以上熟齡市場為目標的產品,所以我們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開拓新市場……」

 現場2:產品A在便利商店賣得很差,產品經理卻還是鋪了大量的貨,導致每個月退貨量都很高。
 產品經理表示:「雖說銷量不佳,但因為便利商店是最容易和消費大眾接觸的通路,多鋪點貨才能提高產品能見度。」

 現場3:公司要舉辦員工旅遊,總務部長請你評估理想的去處。
 「內灣適合健行,還有螢火蟲可賞!不然去海邊好了,墾丁怎麼樣?不過,花蓮泛舟好像也很刺激耶……」

 看完上述3個現場的回答內容,你是不是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怪怪的」?

 在現場1裡,發言的主管自認發現了一個公司尚未跨入的新市場,因而做出了建議。但是,難道只因為既有產品線裡沒有鎖定熟齡族群的產品,所以公司就該進入這個市場嗎?是不是應該先更深入了解50歲以上的消費市場,並且評估公司在進入之後可獲得哪些好處、又該從哪個產品面向切入呢?以片面的觀察或感覺當理由,然後就搖旗吶喊要大家往前衝,是絕對沒辦法說服老闆投入資源的。

 同樣地,在現場2裡,「多鋪點貨」和「提高產品能見度」確實有因果關係嗎?便利商店的貨架空間畢竟有限,銷售狀況差的產品無論鋪再多貨,也只是堆放在倉庫內,根本達不到產品經理自以為的廣告效果。

 至於現場3,充其量只能說發言者的點子很多,但終究沒能提出具體的建議,遑論回答總務部長更想獲得的資訊了:「每個人的費用多少?」「路線怎麼安排?」「住哪裡?」「活動性質適合每個人嗎?」這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答案,不僅缺乏架構,更常有疏漏,當然也就毫無參考價值。

 在職場上,「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合邏輯」的現象很常發生。這類似是而非的言論,不是東拉西扯、答非所問;設想不夠周延,缺乏結構和完整性;就是理不出因果關係,只以「我覺得」當做立論基礎,導致答案和問題之間毫無關連,直讓聽者忍不住想大罵:「你到底有沒有帶腦袋來啊!」


邏輯是通往解答的捷徑
 要破除這種思考的瑕疵,讓論述有說服力,依靠的就是「邏輯」(logic)。

 所謂「邏輯」,是指有系統地切分問題,然後按理引導出結論,並視需求而定,提出使結論正當化的論證;而「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則是掌握、整合事物的整體及其部分之間的關係,再依循道理思考。簡單來說,邏輯就是協助人們「找面向、看問題,並得出有依據的解答」的方法。

 舉例來說,當你接獲「產品賣不好,怎麼辦?」這樣一個問題時,你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解決?還是憑直覺就提出「找廠商壓低成本」「努力打開新通路」等解決方案?但問題的根源會不會是出在產品力不夠,與成本和通路無關?

 無論你的困難點是什麼,只要你提出的說法或做法,讓周遭人覺得沒有根據,根本是胡來蠻幹,你所傳達的訊息,就缺乏說服力和一致性。

 碰到問題,卻想不出對策,更顯出邏輯思考的重要性。因為只要先自問「為什麼」「做什麼」「如何執行」等問題,就能初步釐清問題發生的源由,再將渾沌龐大的問題,拆成多個有明確方向的小問題;最後再將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畫成樹狀圖或選擇枝,以檢視自己思考是否完整、重複或遺漏,如此就能提出具說服力又可行的解決之道。


邏輯不是詭辯,是用證據說服他人
 近年來,包括《思考的技術》《金字塔原理》等邏輯思考相關書籍十分暢銷,顯示自覺邏輯不好、想讓自己更有邏輯的人很多。

 然而,一聽到「邏輯」兩字,人們心中往往立即浮現「白馬非馬」這類深奧的哲學思辯,或複雜的數理推導算式,因而心生「好難啊!」的恐懼。

 其實,不管是「金字塔原理」或一般人熟悉的「歸納法」「演繹法」,都只是幫助人們更靈活運用邏輯的工具之一,不要劃地自限地認定,非得先學會一套複雜的理論或方法才能懂邏輯。

 邏輯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出「理由的有效性」,讓聽者了解提案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又有什麼證據能支持?」當這三者你都能明確地說出所以然,就是具有說服力的答案,也就是「有邏輯」。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10個好禮貌,怎麼教?

大人講話,孩子愛理不理;說話時不看人家眼睛;上課學生暴粗口、開黃腔……

 孩子或學生的「無禮」行徑,背後究竟透露什麼訊息?如何引導孩子以禮待人?

一、遇見人不主動打招呼

 狀況一:在電梯碰到鄰居,五歲的小明趕緊別過頭,躲到媽媽背後。
 狀況二:校門口,導護老師面帶微笑向學生打招呼,學生卻不回話。

 可能原因:
 大人可從孩子的年齡、特質、場合等分別去觀察,了解孩子「不主動打招呼」的情境與對象,是偶爾因注意力放在別處而忽略,或是不分場合的普遍性習慣,還是針對「特定人物或場合」所展現的行為。

 可以怎麼做:
 年紀愈小的孩子,遇見不太熟悉的人,第一反應往往是警戒與退縮,這是保護自我的自然反應。大人這時可透過「小寶,這是住在隔壁的李媽媽」等介紹開始,自然將孩子拉入大人的社交圈,而不是動不動就用「怎麼不叫人?這樣沒禮貌」來責備孩子。

 當我們期待孩子主動打招呼時,也可釐清雙方對「打招呼方式」的期待是否一致。台北市金華國中校長黃景生說,打招呼不見得都得大聲說「老師好、同學早」;碰上天性害羞的孩子,方式可能會拘謹些,即使只是眼神接觸的微笑、點頭、揮揮手,都可視為孩子練習回應的過程。大人先示範出自己熱情溫暖的一面,循序漸進,接受不同的打招呼方式。

 還有一種比較棘手的情況是: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有可能會因不喜歡某位親友,而不想主動打招呼。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曾碰過一個案例,由於孩子總覺得媽媽被阿嬤欺負,所以常會瞪阿嬤、不打招呼。

 「讓孩子過度承擔大人的情感,對小孩的發展並不利,」黃倫芬指出,有時候小孩會很想替弱勢、或善待他的一方出氣;此時若大人能替自己發聲,孩子就不必選邊站,譬如可跟孩子說明「阿嬤的事,媽媽有在處理」。不是好婆婆,不見得就不是好阿嬤。當大人有辦法把兩件事情釐清,孩子也會有寬恕與放鬆的空間。



二、講話不直視對方

 狀況:每一次豆豆跟人說話,眼睛總是盯著地板,不看著對方,看起來很沒禮貌,我該怎麼做?

 可能原因:
 對多數孩子來說,比他們高大許多的成人,就是一種令人生畏的生物,尤其是他不認識的人。如果孩子天性害羞,「說話時注視著對方」這個要求會更困難。

 可以怎麼做:
 如果孩子天性敏感害羞,試著讓他知道:「你低頭都不看著阿姨,阿姨不知道你在跟她說話喔!」當孩子做出了對的行為要強化:「你剛剛說話時看著阿姨,很棒喔!阿姨也很高興你跟她說戶外教學的事。」很可能提醒十次只成功一次,但還是要看見孩子進步的地方,給他鼓勵。

 不要期待害羞孩子「轉性」成為外向活潑的人,協助他學習一些技巧,能夠幫助他降低人際焦慮。《教孩子學禮貌》一書建議,在家鼓勵孩子說話時注視你的眼睛,要求愈具體愈好,與其說:「我跟你說話時你要專心。」不如說:「我們說話時,你要看著我的眼睛。」如果看眼睛讓他覺得不自在,那麼讓他看著你的鼻樑。

 《快樂交朋友》一書的作者強調,很多孩子之所以害羞,是因為被貼上害羞標籤。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生性害羞,不妨告訴他:「你只是需要花點時間熱身而已,沒關係,很多人都會這樣。」

 親職專家楊俐容提醒,害羞的孩子有時是很體貼的人,大人要去看見他個性中的良善和美好,千萬不要因此將他貼上「沒禮貌」的標籤。當孩子感覺自己是被理解與善待,才有辦法尊重與善待他人。

 因此,大人應想想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你是不是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話?和人對話時是不是能夠直視對方?如果你也不習慣看對方的眼睛講話,把這當成一次成長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三、接電話沒禮貌,或打擾別人講電話

 狀況一:如如每次都搶著接電話,但一接起人就跑了,留下電話那頭:「喂喂喂,有人嗎?」如果不讓她接電話,她又哭個不停。

 狀況二:爸爸正以電話和同事討論公事,原本已經專心自己玩十幾分鐘的兩兄妹突然狀況不斷。哥哥十萬火急跑來問為什麼今天比較晚洗澡?妹妹想喝果汁卻灑了一地,哥哥還興奮的踩在果汁上……

 可能原因:
 電話對小小孩來說是個迷人的新鮮玩意,小孩因為好奇又勤快,所以喜歡搶接電話。但對小小孩來說,要跟一個看不到人的聲音說話,並做出適當的回應,其實不容易。

 可以怎麼做:
 電話禮儀與應對是需要學習的。平時透過遊戲,教孩子基本的電話用語:「請問你找誰?」「在,我請他來接。」「他不在。」「謝謝,再見。」當電話那頭不是熟悉的聲音時,要問:「請問你是哪位?」確認:「請問你要找誰?」如果他要離開話筒找媽媽聽電話,要記得說:「請等一下,我去叫媽媽。」

 《教孩子學禮貌》一書提到,七歲以下的孩子接電話,成人最好都在場,因為他們還沒準備好請對方留言,也可能無法正確傳達訊息。當孩子夠大,不妨在電話旁放紙筆,請他記下來電者的姓名與電話。

 有些時候是孩子和電話那頭的長輩不熟,不知道要說什麼。接起電話後記得替他解圍:「他現在忙著畫畫。」也讓長輩不要太難過。平時常常在長輩面前誇獎他,增加彼此間的連結:「如如很棒,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小孩也會覺得,阿嬤和他是有關係的,才願意跟這個大人多說幾句話。

 另一方面,孩子也應被教導,家裡有人接電話時必須遵守的禮儀。

 你可以在打電話前讓孩子知道要打給誰?會打多久?需要他們配合什麼?如果孩子真的很小,打電話前為他們準備一些零食、活動或影片。但是,如果你已經跟孩子說好五分鐘卻講了半小時,他只好以哭喊、胡鬧來引起你的注意力。



四、用餐禮儀不佳

 狀況一:帶孩子參加婚宴,孩子老愛玩中間的轉盤,影響同桌用餐者夾菜。
 狀況二:十人一桌的合菜餐,小寶一個人卻獨吃了三支雞腿,水果總是撿最大塊的吃。

 可能原因:
 小小孩很容易受稀有事物的吸引,對他們來說,轉盤或許就像新玩具般有趣。至於看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就拚命拿,有可能是平常在家用餐時,家人都習慣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為優先,以致在公眾用餐場合時,也習慣以自我為中心。

 可以怎麼做:
 帶小小孩參加正式用餐場合,尤其孩子特別好動時,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時父母得多發揮創意,讓孩子「心甘情願」坐下來好好吃飯。

 Ivy’s House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莊建宜分享,大轉盤對孩子來說,的確是個有趣迷人的玩意。父母可試著找出既滿足孩子好奇天性,但也不打擾別人的方式,讓長達兩、三小時的婚宴,對孩子不致成為無聊的折磨。

 例如,當尚未上菜,孩子就對轉盤躍躍欲試時,可以在徵得同桌者允許下,幫助孩子練習旋轉的力道,並教導他「有人仍在夾菜時,輪盤就不能轉」。當孩子有能力用緩慢、適當的時機與力道使用轉盤,還可以告訴他「待會要夾菜的時候,我會請你幫忙轉」,交付任務給他,提升他在用餐過程的貢獻與參與感。

 至於狀況二,則攸關孩子是否具備「換位思考」能力。莊建宜以幼兒園所的經驗為例,他們會讓孩子在用餐拿菜時,從「一次只拿一瓢」開始。這樣做的好處是:小朋友通常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的食量,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練習估量,也不會因為飯菜裝得太滿而喪失食慾,從中也培養不浪費、顧慮他人的美德。

 對國小學童來說,多參加團體活動,可透過接觸同儕的機會,學習顧慮他人感受;也可鼓勵他把學校算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數一數同桌有多少人,算一算每個人可以吃幾個,會比直接斥責他「吃東西要想到別人」更具體。



五、愛插嘴、上課愛講話

 狀況一:每次我只要和朋友講話,小潔總是插嘴,不是問我們:「你們在說什麼?」就是硬要說件一點都不重要的事:「媽咪,我們家土司只剩一片了。」
 狀況二:小明每堂課必跟鄰座同學聊天,每次叫他名字提醒,他都很不高興:「又不是只有我!」

 可能原因:
 孩子插嘴可能是因為好奇你們交談的內容、因為想到一件事等不及要分享,或者他不說就會忘記。

 如果孩子上課時習慣聊天,通常是因為他對課程內容沒興趣,或根本跟不上。

 家長怎麼做:
 插嘴看似小事,卻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大人需要協助他輪流發言,了解人與人應對時的規則。

 黃倫芬建議,當孩子插嘴,跟他說:「我知道你很想講,等我們講完就換你。」然後儘快結束你們的話題。如果他等你們結束才接著說話,要記得鼓勵他:「謝謝你願意等。」等待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從一分鐘開始,慢慢拉長等待的時間。

 如果有多個孩子七嘴八舌,就訂定規則:一人一次,一次三分鐘,讓孩子得到一段時間不被打斷的發言權。當別的孩子說話時,也學會聆聽、等待。

 有時候,孩子插嘴是在發出某些訊息。例如在路上不期而遇友人,大人聊了起來,而忽略了孩子,他很可能就以插嘴來表示不滿。



 老師怎麼做:
 黃倫芬分析,許多低年級孩子亟欲分享,還沒學會等待,想到有趣的事就想馬上說。老師這時要提醒孩子:「我知道你覺得很有趣想跟老師說,等老師把這部分講完再請你分享。」或請他將想講的事先寫下來,下課再找老師或同學講。也要讓孩子知道,上課時想要發言都必須舉手。

 原則是,老師要安定自己的心,知道孩子沒有惡意,不是故意搗蛋,不要責怪孩子。通常提醒兩三次之後,學生會比較理解上課發言的規則。

 當然,也有學生因為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成為上課說話的「慣犯」。黃倫芬提醒,儘量不要在上課時斥責學生,尤其當那個學生在同儕間已經因為不守規矩被排擠時。老師可以在下課時找他了解學習狀況,和孩子討論該怎麼辦,也讓他知道:「我知道你想要講話,但說話會影響上課秩序,讓老師很為難,也可能讓同學誤會你。」

 如果是注意力比較不足或容易分心的孩子,老師可能要使用一些策略。例如將孩子的座位往前挪,他比較容易注意到上課內容;請他當小幫手,大約十五分鐘就請他發考卷、擦黑板。

 當然,建立全班默契,像是「日立冷氣,靜悄悄」、「一二三、拉嘴巴」,雖然老套,卻還是有用的班級經營方式。



六、孩子說不雅詞彙、講髒話,甚至罵三字經

 狀況:孩子最近說話會出現「變態」、「屁啦」、「機車」等詞彙;鄰居張太太說他們家更慘,聽國中兒子講電話,簡直像電影《艋舺》台詞的翻版。

 可能原因:
 先檢視家中是否有人也有類似習慣。對年紀稍小的孩子來說,有時只是覺得好玩、新鮮;青少年說三字經,可能是認同自己所屬族群的說話方式,或純粹覺得這樣才能表達感受。

 可以怎麼做:
 對年紀稍小的孩子來說,新鮮、有趣、會引起同儕或大人注意的語詞或行為,很容易互相感染,可先探究孩子是否了解箇中意義,再伺機決定用忽視、轉移或說明的方式帶過。

 Green House志工、蒙特梭利教師周惠華,曾碰過幼稚園孩子有段時間很愛說「大便」,禁止也沒有用;後來每次孩子這樣說就帶他坐到馬桶上,讓他了解語詞真正的意義。也曾有一段時間,有一群孩子很愛吐口水,家長抱怨連在家中也如此,於是她安排時間讓孩子圍著樹木漱口、並把水噴在樹根旁,抒解孩子好玩、好奇的心理。

 幫助孩子釐清不雅詞彙的意義,是引導方式之一。如問他:「跟你不一樣,就是變態嗎?」讓他進一步思索這個語詞給人的感受。



 幽默提醒,也是一種因應之道。教育部中央團人權教育諮詢輔導教師陳端峰,曾碰過學生對他說:「老師,你很機車耶!」「那麼是光陽,還是山葉呢?」他用幽默的雙關語方式,提醒學生用語的界線。不當面責罵,並不表示我們覺得那是對的,只是換個方式讓孩子知道。

 親職專家楊俐容也建議,當孩子逐步邁入中高年級的自律階段,大人除了可以從認知面討論說髒話的相關概念,從情感面讓孩子同理、體驗聽到髒話的經驗與感受外,也可以從行為面和孩子約定說髒話的行為規範。

 如教導他們:(1)不在正式公開場合說髒話,引導孩子思考,哪些場合不適合使用同儕間的嘻笑怒罵用語,幫助孩子建立收放自如的界線;(2)也不在別人明白表達不接受的時候說,強調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或許有些人不在意,但若有人明確表達聽到髒話有不舒服的感受,就一定要學會自我克制;(3)同時也應提醒孩子不在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情境下說髒話,與孩子討論,當生氣時可以如何表達來取代髒話,協助孩子拉起爆粗口的界線。



七、站三七步

 狀況:青少年做錯事情被糾正,被叫去時卻以三七步的姿勢,站在大人面前。

 可能原因:
 當孩子知道自己即將被罵,這個站姿往往暗示孩子內心有防衛;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本身姿勢不良的慣性,根本沒有自覺。

 可以怎麼做:
 面對青少年的各種問題,大人有時得一件一件處理,很難強求一次解決。

 黃倫芬舉例,若孩子因生氣說三字經,而你今天想了解的重點是「為何生氣」,當聽到三字經時可以先問:「你今天心情又不好了?」把重點放在聽他在生氣什麼,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就在意表達方法。

 三七步的問題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大人會因態度不佳而模糊了焦點。如果現在要討論的是這件做錯的事情,就先不要被態度激怒,模糊了焦點。

 從身體語言觀察,三七步姿勢的背後,代表的是一種防衛的態度。孩子覺得要被罵,不自覺的會武裝自己。如果大人可以了解,他只是在防衛、保護自己,並不代表他刻意要展現無禮,這樣才有繼續討論的空間。

 長年輔導中輟、特殊兒的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李崇建,則會用這樣的方式提醒:「站好。這樣站,我會認為你不尊重我。」「謝謝你告訴我你沒有這個意思。不過這樣站通常會被誤會不尊重人,這樣多划不來!」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習慣姿勢而不自覺站出三七步。在高雄餐旅學院擔任國際禮儀講師的李昀曾觀察,與強調挺胸、伸展的國際標準舞相較,流行於青少年的街舞文化,的確有較多駝背、聳肩等基本動作,一旦成為身體習慣,姿勢本身雖沒有不敬的意思,卻可能引起誤解,不妨提醒孩子留意。大人可透過鏡子、錄影等方式,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站立、走路的儀態與形象。



八、問話不但不回答,還頂嘴

 狀況:小華出門前我問:「有沒有帶外套?」沒聽見回答;我提高音量再說:「要帶外套喔!」「煩不煩啊你!」他大吼,接著大大摔門聲,留下錯愕又傷心的我。

 可能原因:
 當孩子處於青春期,挑戰和頂撞權威(大人),可能是這個發展階段維護自我的正常方式。他依然需要成人的關心,但也需要維持自己的獨立。

 家長怎麼做:
 楊俐容分析,青少年愛頂嘴,常常是因為父母無法調整關愛。就像栽培箱裡的幼苗長大了,父母還繼續放在栽培箱關照,它一定長歪。父母要做的事是:移開保護罩,讓它在自然環境,它才能茁壯成長。

 父母只要調整關愛方式,還是可以擺脫「嘮叨」惡名。楊俐容建議父母,常在心中默唸「孩子獨立真可喜」。當孩子嫌你囉唆時坦承:「不好意思,我已經習慣了,畢竟這樣照顧你十幾年了,突然要改,好難喔!」說明你需要時間適應。

 規範孩子時也有一些原則:(1)以行動取代嘮叨。譬如玩電腦的時限到了,他還沒關,跟他說時間到了,同時走到他身旁要求關機,不要隔空喊話嘮叨不停。(2)善用客觀的資訊。孩子聽到的聲音不會只有父母的,他需要學會判斷。(3)使用自然合理的行為後果。譬如不洗頭、不洗澡,身上就會臭,同學會排斥,這就是自然的後果。如果那個後果對孩子有意義,他自然會改。

 當你已經盡力當個不嘮叨父母,孩子的頂嘴依舊,找個雙方心情的不錯的時間聊聊,畢竟青少年的道德發展已經從「他律」邁向「自律」,他必須知道並且認同,才會願意執行禮貌的行為。

 親子對談時,也要留意以下「四不」。(1)小事不要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2)不要翻舊帳。沒有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易引發青少年反彈。(3)不要否定孩子。愈否定孩子,他就更想頂嘴、堅持到底。(4)不要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譬如:「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媽了!」

 老師怎麼做:
 有事情與學生溝通,他卻頂嘴時,先提醒自己,不要將重點放在他的表達方法,而是去聽他在不高興什麼。有時候平心靜氣去思考他頂嘴的內容,或許會發現他說得挺有道理的。接著再處理他的說話方式:「謝謝你告訴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合理,我會再調整方法。不過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很不舒服……」

 曾獲教育部正向管教特優的重慶國中教師鍾滿振提醒,有時候學生嗆老師真的會讓人難以招架,如果不知如何回應,就什麼話都別說。有時候他會跟學生說:「我們明天再說。」不回應留下的空間讓彼此有機會思考。等到明天,雙方的情緒冷靜了,也比較容易就事論事。

 過程中,不要用貶低、謾罵的方式抑止你認為不禮貌的態度。如果孩子從成人身上得不到禮貌的對待,他自然很難變成一個有禮貌的人。



九、不知使用手機的禮節

 狀況一:家族聚會時,八年級的諒宇坐在角落,一直埋頭看手機,阿公問話總是簡短回答。媽媽使眼色要他將手機收起來,他假裝沒看見,繼續盯著手機玩遊戲。
 狀況二:愈來愈多學生在上課時拿手機錄音錄影,上週學校有一位老師罵學生的影片被張貼上網。即使學生可能沒有錄我,但我還是覺得很不自在。

 可能原因:
 家族聚會時青少年覺得無聊,所以藉著手機打發時間。至於在班上狗仔盛行,李崇建認為,偷拍、錄音等使用手機衍生出來的不當行為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文化的代價」:社會上狗仔盛行,這個情況就會具體而微顯現在學校。

 家長怎麼做:
 以「禮貌」為由要求青少年在聚會時收起手機通常是行不通的。到了青少年,孩子會重新整理,發展出自己的禮貌體系,當他認同了,才會真的去做。

 這個時期應該要有更多的討論與對談,同理他的心情。大人們的談話內容對他來說的確很無聊,但他也得考慮到長輩感受。大人應和孩子討論出一個讓他自在、也不讓旁人難受的方式。例如不玩手機改看書,或假裝背英文。

 當父母買手機給孩子使用,不妨對於手機使用規則約法三章。但楊俐容提醒,給青少年手機,時間、時段與額度等大方向是可以規範的,其他等出了狀況再討論修改。當規則細節太多,好像在防賊,也容易記不住。

 老師怎麼做:
 當偷拍、錄音等事讓老師倍感威脅,學校可以做的是訂定規則,例如:「上課時間手機要關機」。要有心理準備,規則不會百分之百奏效,但多數學生的確需要知道怎麼做,以及違反後的罰則。

 偷拍文化源於一種不尊重,老師可以努力的是,在學校內經營起相互尊重的主文化,當一個尊重孩子的大人。



十、開黃腔

 狀況:實驗課。老師:「請將吸管插進去。」某男同學:「這樣好舒服。」全班哈哈大笑,台上女老師卻漲紅了臉。

 可能原因:
 對國中生來說,「性」是他最關心、好奇的事之一,這使他總將所有的事與性聯想在一起。

 可以怎麼做:
 如果學生的玩笑是隱諱的,除非已經影響了上課,否則可裝聽不懂不處理。當話語真的讓你不舒服,就直接請學生停止:「這些話讓老師覺得很不舒服。」

 如果可以輕鬆以對,事情可能會更容易。重慶國中教師鍾滿振分享,「開黃腔」是他任教的學生認為「最不禮貌」的一件事。即使有這樣的認知,學生仍忍不住想講,而且女老師的尷尬反應會讓學生覺得更有趣。

 黃倫芬提醒老師,這是青少年的正常反應。當他們開黃腔,不要認為是針對你,才不會覺得難為情。

 如果學生說完,全班哈哈大笑後仍能繼續上課,當它是個調劑學習氣氛的插曲,不要太在意。但如果造成全班一直針對此事開玩笑,就要提醒:「大家好像對性很有興 趣,你們這個年紀,對性有興趣很正常。不過現在是化學課,請同學在生活教育課時,好好跟老師請教。」絕對不要因此罵學生,他們只是在不對的課堂上問了不恰當的問題。

 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界線」,黃腔絕不要開到老師或同學身上。如曾有老師自我介紹後,詢問是否有其他問題時,同學直接問老師「第一次是幾歲」的隱私。碰到這種情形,老師千萬別動怒,可從性騷擾的法律面角度切入說明,讓他們知道在職場中這樣問會有觸法之虞,也協助學生了解公開場合的問話禮貌。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麵包店不敢告訴你的事

從超商買來的麵包和蛋糕,已經被我放在陽台上超過一個禮拜,幫我打掃的歐巴桑,有天實在忍不住說:「妳怎麼把麵包放在外面啊?要不要拿去放冰箱?」

 老實說,我是在做一個實驗。這些麵包,我天天期待它發霉,但很抱歉,它們好得很,一點都沒有要發霉的樣子,就連蒼蠅、螞蟻都引不來,完美無缺到簡直像是剛出爐。

 我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逃難時,帶著超商的麵包準沒錯!

 當初,我被包裝上斗大的「無添加人工添加物」這幾個字吸引;翻到背面一看,落落長的原料讓人看得霧煞煞,益麵劑(乳化劑和膨鬆劑、軟麵劑的合稱)、乳化劑、膨鬆劑、安定劑、色素...

 食品法規有這麼一條,添加物可以合併申報,在安全的添加範圍也可以省略不寫。但是,合法卻不等於沒有危害。

 烘焙業被看好每年有9百億的產值。我想起才剛落幕的食品烘焙展,在展場中,我有種參觀化學工業展的錯覺,從化學食品、加工原料到色素、香料、人工添加物等應有盡有。說烘焙業是化學產業搞不好更貼切,因為麵包就是上述那個包裝袋上所寫的「化學添加物」的合成品。

 最諷刺的是,專賣這些烘焙化學添加物的攤販前總是人山人海,專賣天然純淨的原料商卻乏人問津,閒到要抓蚊子,好不容易有客人上門,試吃後還大叫,「這個油不夠香啦,酵母有沒有便宜的,果乾也太貴了…」

 這就是麵包背後隱藏的真相。你我根本就糊裡糊塗,吃下一堆添加物渾然不知,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麵包師傅的潘朵拉盒子吧!

1、要稱為全麥麵包其實全穀必須佔51%

 很多人以為全麥麵包裡頭100%是全麥麵粉,其實大錯特錯。

 全穀的「全」有全部和完整之意,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9年公布的「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定義「全穀」是指含有「胚乳、胚芽和麩皮」的完整穀粒成分,其所含全穀成分須佔配方總重量51%,才能稱為全麥麵包。

 很多業者為了求麵包口感,麵包中只添加約20%的全麥麵粉,卻宣稱賣得是全麥麵包,所以下次看到標示「全麥」、「全穀」或「雜糧、多穀、十穀、五穀、有機、生機、珍穀、穀珍、天然素材、健康養生」千萬別全部當真。

2、真正的全麥麵粉是以整粒小麥研磨

 一般麵粉指的是小麥去除麩皮與胚芽後,以胚乳研磨而成,也被稱做小麥粉,並非真正是全麥麵粉。全麥麵粉包含麩皮、胚芽及胚乳,營養價值比麵粉來的豐富及完整,整體營養素高出白麵粉3倍以上。

 可惜的是,全麥麵包大部份無法從外表直接辨別,通常我們以為全麥麵包看起來就該是褐色,但「誘人」的褐色其實可能是白麵粉裡加入糖漿、焦糖,再利用烘焙高溫的焦糖化作用製造出來,許多烘焙製品外觀雖然看得到一點一點麥麩,所使用的麵粉可能是「麩皮麵粉」,也就是白麵粉+麥麩製作而成。

3、軟麵包糖油多 熱量高的嚇人

 麵包吃的就是麵糰的咬勁和麥香,軟麵包則根本就法真正吃出麵包的好。一般軟麵包壓一下馬上凹陷,吃來軟趴趴,靠得是乳化劑和大量的油糖。

 做麵包無法用沙拉油,是因為液態油不好塑型,但酥油就像是髮蠟一樣,怎麼塑型都可以,放在室溫下過久也不會融化,對業者來說好處太多,才會被大量運用在軟麵包上。

 酥油是什麼?就是反式脂肪的白油加入香料和色素做出來的產品,好聽點叫植物性奶油,很類似大家平常常見的乳瑪琳。很多烘焙業者喜歡用它來取代天然的動物性奶油。且酥油沒有季節產量的問題,要多少就可以合成多少,最棒的是室溫下不會融解,不用擔心儲存配送的溫度。你對它一點都不陌生,早餐的三明治抹的奶油就是它,你吃的爆米花、平價鐵板燒也有它,飛機上的餐包餡全都有它。吃多了反式脂肪,不僅身體會囤積,還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軟麵包還有一個罪狀,就是甜麵包中的內餡。有良心的店家會每天限量現煮,但大部分的店家都是買現成。原料商為了方便保存內餡通常會放偏甜,再加上防腐劑,放個一年半載也沒問題。

4、有發酵老窖麵機就不用添加物

 聽到麵包使用一堆益麵劑,你可以會以為這是必要之惡,是為了讓口感好些、增加咬勁、好保存…,但如果麵包店願意投資一台要價60萬的發酵老窖麵機,自己養天然魯邦種酵母,什麼保濕啦、延緩麵糰老化、保久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台灣目前雖然吹起一陣麵包熱,麵包店也幾乎大街小巷都有,但擁有這個老窖麵機的不超過30家。

5、麵包光是麵粉就差很大

 使用單一純麵粉,例如:日本鐵塔法國粉、德國純裸麥粉…等,不使用廠商調製而成的預拌粉,價格也會差別很大。法國麵粉價格高於日本麵粉,日本麵粉又高於美國麵粉,差價高達三倍之多。不少麵包店為了節省成本採用預拌粉,因其成分較為複雜,不易掌握正確成份,常會影響口感、風味等。

6、選用液態蛋很普遍

 你一定以為麵包店用的是跟家裡一樣的洗選蛋,可惜的是很多都是使用液態蛋,什麼是液態蛋?就是蛋白一桶、蛋黃一桶,在打蛋分裝時就可能被污染,加上桶裝為了方便搬運和保存,安定劑和防腐劑都缺一不可。另外素食的麵包還用蛋精、蛋粉之類的合成物來取代雞蛋,讓人吃來很不安心。

7、發酵不夠 吃多身體容易有負擔

 發酵不完全的麵包吃來較硬且無彈性,口感偏乾,吃多容易造成腹脹、胃酸過多的情形,但麵包發酵時間過長,麵包也會產生酸味,讓組織粗糙沒彈性,一按就扁。發酵不夠,外觀看來低塌,吃來無層次,而且不會掉麵包屑,所以我們要吃發酵完全的麵包。

8、手工和機器做的麵包真的不同

 超商和少數連鎖店大多是用機器做麵包,手工麵包會散發人情味和手感,跟冷冰冰的機器所做出的麵包自然不同。手工的麵包撕開會發現很多氣孔,口感也比較紮實有彈性,麵粉的麥香濃郁,反之機器做的麵包則看起來黯淡,表面鬆弛,口感無層次。

 說了那麼多「秘辛」,也要教教大家如何選擇好麵包。

 店家食材與製作方式是關鍵。用好的天然原料,拿捏好發酵時間,師傅的手感和溫度控制,最後加上烘焙時間的掌握。一入麵包店,聞到的要是淡淡的天然麥香,而不是香氣濃烈的奶油味。好吃的歐式麵包麥香味自然有彈性,組織細緻,化口性佳、外皮脆香。軟麵包則軟Q,層次分明。硬麵包則入口紥實性,越嚼越香,從脣齒間慢慢散發出麵粉香氣。

看外觀有學問

 軟麵包:以波蘿麵包、紅豆麵包為代表。外皮必須稍有光澤且偏焦糖色,同時麵包外觀要飽滿、挾起時要有彈性為佳。若過度烘焙會造成表皮堅硬或乾燥。

 硬麵包:以法國長棍麵包為代表,外皮有龜裂為佳、色澤較淺咖啡色、需有酥脆狀,當輕壓麵包表面時,會有嘎滋的聲音,但壓下去的部份會慢慢恢復彈性,切開麵包,剖面需見到氣孔分明。

 歐式麵包:分無糖、有糖、天然酵母歐式麵包等,無糖必須麥香味濃,表面紋理粗曠,外皮硬脆,內部濕潤,孔洞分布大小不一(這是手作烘焙的特性)。有糖則有核桃、蔓越莓等口味,挑選以外皮薄香,麥香淡雅為上選。天然酵母的代表性麵包則是義大利水果麵包,因長時間製作所以具水果香氣、不易老化的優點,選購要有天然果味香氣為佳。

 最後,也要提幾家好店家平衡一下。這些店家的共同點就是絕對不用反式脂肪,也不亂用添加物,強調手感,選用好麵粉、好材料,最重要是有一顆好心腸,把做麵包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每天要提醒自己的一些話

1、永遠不要向任何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

 2、別讓某人成為你生命中的優先,當你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選擇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在彼此達到平衡時,運作的最恰當

 3、每天早上醒來時,我們可以有兩個簡單的選擇,回頭去睡,繼續做夢,或者起身去追逐夢想,選擇權在你手上。

 4、我們總讓在乎我們的人為我們哭泣,並總為那些永遠不會在乎我們的人哭泣,且我們在意那些永遠不會為我們哭泣的人,這是存在於生命的真實,奇怪卻真實,一旦你瞭解了,改變不會太遲。

 5、別在喜悅時許下承諾,別在憂傷時做出回答,別在憤怒時做下決定。三思而後行,做出睿智的行為

 6、時間就像流水。你永遠無法觸摸同樣的流水兩次,因為已經流逝的流水不會再來,享受生命的每個當下!

 7、當你持續的說你非常忙碌,就永遠不會得到空間,當你持續的說你沒有時間,就永遠不會得到時間,當你持續的說這件事明天再做,你的明天就永遠不會來。

 8、再煩,也別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 再苦,也別忘堅持;再累,也要愛自己。

 9、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10、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過去;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未來。

 11、有望得到的要努力,無望得到的不介意,則無論輸贏姿態都會好看。

 12、生活不是單行線,一條路走不通,你可以轉彎。

 13、淚水和汗水的化學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後者卻可以為你贏的成功

 14、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選修課。

 15、以鍛煉為本,學會健康;以修進為本,學會求知; 以道德為本,學會做人;以適應為本,學會生存。

 16、人生四項基本原則: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17、當所有人都低調的時候,你可以高調,但不能跑調。

 18、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

 19、什麼是好工作:一不影響生活作息,二不影響家庭團聚,三能養家糊口。

 20、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

 21、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來。

 22、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愛

 23、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制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橄欖油

1、第一道初榨(Extra Virgin):不採用化學方式,並以小於40℃的溫度榨油,油品的酸價低於1%,含有豐富的營養素。

2﹑純級(Pure):製程與第一道初榨油相同,只是所使用的橄欖品質略遜之,酸價低於2%以下,含有豐富的營養素。

3﹑淡味(Light):採用化學與高溫方式,以便榨取更多的橄欖油,酸價低於1.5%,因味道較不嗆,台灣地區的消費者較為青睞此等級的油品,但其營養價值較差。

4﹑橄欖粕(Sansa):以剩餘榨過油的橄欖粕繼續榨油,或甚至混雜掉落地上已快腐敗的橄欖進行榨油後,再加入5%的第一道初榨油所混合而成。雖然酸價低於1.5%,但為了矯正其不良的風味,使用多種程序的化學製程來掩飾,屬於低級最差的橄欖
油。 


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bread/bread-c-data-oi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