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水壺標示

一 號:PET(聚乙烯對苯 二甲 酸脂)保特瓶

常見容器:礦泉水、碳酸飲料
特性:耐熱至70℃,勿長期使用。

二 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容器:奶瓶、厚塑膠袋
特性:耐熱至120℃,是相對穩定的材質。


三 號:PVC(聚氯乙烯)

常見容器:水管、雨衣、塑膠杯
特性:耐熱至70℃,環保署已宣布逐步禁用。

四 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

常見容器:薄塑膠袋
特性:耐熱至80℃

五 號:PP(聚丙烯)

常見容器:豆漿瓶、微波容器
特性:耐熱至135℃,是相對穩定的材質


六 號:PS(聚苯乙烯)

常見容器:保麗龍(發泡)、養樂多瓶(非發泡)
特性:耐熱至90℃


七 號:其他

常見容器:水壺
特性:常見材質為聚碳酸脂(PC),耐熱至135℃。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什麼是:「特高筋麵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

很多人在購買麵粉的時候,或許都有一個疑問!?什麼是-「特高筋麵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這些麵粉之間的差異是什麼?而麵粉的筋度指的什麼?

整體來說小麥的組成可分成4大部份:(1)麥芒:這是麥粒最外層鬚狀部分。(2)麩皮:富含纖維素與豐富維生素B群及鐵質。(3)胚芽:小麥發芽生長之器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B1、E、鐵質,而且胚芽所含之蛋白質品質與動物性蛋白質相當。(4)胚乳:小麥中央白色部分,麵粉主要由此部份製作而成,此處的澱粉含量最高,其它則有-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各種無機鹽。

以含量來說,扣除麥芒,小麥粒是由85%的胚乳,12.5%的麩皮,2.5%的胚芽所構成。而市售的麵粉就是由小麥(wheat)磨碎的粉末;簡單的說:白麵粉是去除麩皮之後由胚乳磨製成,而全麥麵粉則由整粒小麥磨製成粉(不去除麩皮)。

麵粉主要成分有-澱粉、蛋白質,及少許礦物質。而麵粉的筋度就是因不同品種小麥當中所含蛋白質的多寡來區分的,麵粉加水攪拌後,就會變成具有彈性及延展性的麵糰,以適合各種不同烘焙食品之製作,而蛋白質品質的優劣與多寡,就左右了麵糰的操作性。把麵粉中的蛋白質以水洗方式分離出來,所產生的物質就叫做『麵筋』,麵筋具有彈性、延伸性和韌性。麵粉中蛋白質主要是由麥穀蛋白、麥醇溶蛋白及酸溶蛋白等不溶於水的蛋白質構成,這些蛋白質約佔全部小麥蛋白質的90%,其餘10%則由水溶性的白蛋白及球蛋白構成,這些蛋白都是以蛋白體的形式沉積於小麥胚乳中。

麵粉加水攪拌後,麵糰中的麥穀蛋白會吸水膨脹與醇溶蛋白、酸溶蛋白及水溶性的白蛋白、球蛋白等結合,並藉著對麵糰的攪拌作用而形成網狀結構的麵筋。筋度愈大的麵粉其加水之後黏度愈高,不鬆散。

就口感來說:使用高筋麵粉加工所製成的食品,咀嚼起來比起中筋或低筋麵粉製成的食品要有嚼勁,但是不是每一種食物都需要嚼感與嚼勁,所以不同的食物風味就必須選擇不同筋度的麵粉來製作。簡單的說:就是需要經過發酵的製品,如麵包,就採用高筋麵粉,不需要發酵的製品,就採用低筋麵粉。

各種麵粉的分類:

(1)蛋白質含量超過13.5%為特高筋麵粉,適合製作-麵筋、油條;

(2)蛋白質含量12.5〜13.5%為高筋麵粉,適合製作-麵包、麵條;高筋麵粉在國外稱為麵包麵粉,原料以硬紅春麥為主,摻合部份硬紅冬麥製成。一般高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都在11.5%以上,吸水量為62~66%。

(3)蛋白質含量9.5〜12.0%為中筋麵粉,適合製作-饅頭、中式麵食、中式點心、西式點心;中筋麵粉只使用了硬紅冬麥,吸水量為50~55%。

(4)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下為低筋麵粉,適合製作-蛋糕、餅乾、小西餅;由於低筋麵粉主要用於蛋糕製作,因此又稱為蛋糕麵粉,主要原料為白麥磨製,低筋麵粉的吸水量為48~52%。

(5)全麥麵粉:傳統的全麥麵粉,是以整粒小麥碾磨所製成,所以全麥麵粉中含有大量胚芽與麩皮,以全麥麵粉製做之麵食-如全麥麵包-嚼起來質感較硬,但是營養比只以胚乳磨製而成的白麵粉豐富。全麥麵粉外表看起來並不像精緻麵粉一般白皙,顏色反倒有點灰灰的,這是因為其中含有麩皮,麵粉麩皮含量愈高則灰分含量也愈高,灰分含量愈低則麵粉色調愈白,灰分含量雖是麵粉等級的指標,但並不影響烘焙食品之性質。



特高筋麵粉 High Gluten Flour
特高筋麵粉含有約  14% 以上蛋白質,是所有麵粉中含量最高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都是較一般的麵粉;最適合用來做油條、通心麵及麵筋等咬勁十足的麵食點心。


高筋麵粉 Bread Flour
高筋麵粉含有約 11.5 ~ 14% 左右的蛋白質,筋度大、黏牲強,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派皮、鬆餅、餃子皮、麵條等口感帶點兒刀的麵食點心。較大形超級市一般有一公斤裝「麵包粉」(Bread Flour) 就是高筋麵粉了。


中筋麵粉 Plain Flour
中筋麵粉含有約 9.5 ~ 11.5% 左右的蛋白質,含量適中,因此筋度及黏度較均衡,是適用範圍最廣泛的麵粉種類,適合製作饅頭、包子、燒餅、芝麻球等吃起來軟中帶點兒勁道的麵食點心。


低筋麵粉 Cake Flour
低筋麵粉含有約 6.5 ~9.5% 左右的蛋白質,由於含量是所有麵粉中最底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較底,最適用來製作各式糕點、雪芳蛋糕、笑口棗、鍋餅等口感鬆軟、膨鬆的蛋糕、點心及各式餅乾。


自發粉 Self Rising Flour
自發粉是在麵粉加入了膨漲劑 (發粉),用時不需要再加發粉,方便易用,一般來說,每 100克至120克麵粉加入一茶匙發粉,便成自發粉了。


全麥粉 Wheat Flour
以小麥磨製的全麥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粉質較粗,顏色較黃,是健康的營養食品。


澄麵(或澄粉) Wheat Flour /Wheat Starch
澄麵是從小麥萃取澱粉所製成,因此缺乏黏合力,需加入熱水讓部份澄麵中的澱粉糊化,才可和其他澄麵結合起來。澄麵糰成型之後,若用刀將皮拉薄,就是廣式點心常見的澄麵皮,可用來做蝦餃、水晶皮等,蒸熟後餡枓若隱若現,看起來晶瑩剔透。


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糯米粉黏性,蒸熟後較軟黏且具張力,多用來製作糕棵類、年糕等。


粘米粉 Rice Flour
粘米粉能與水氣均勻凝結,蒸熟後較滑順爽口,因此用於碗棵、九層糕,豬長粉等食品。


木薯粉/泰國生粉/太白粉 Tapioca Starch/ Tapioca Flour/ Potato Starch
木薯粉是阿媽用來勾茨的馬鈴薯澱粉,也叫太白粉,也是同一樣東西。太白粉加水遇熱會凝結成透明的粘稠狀,使湯汁看起來稠些,同時使食物外表看起來有光澤。謹記太白粉不能直接加熱水,否則會立即凝結成塊而無法煮散。食物放涼之後,茨汁會變得較稀,因此一般整蛋糕/做西點多利用粟粉來達到粘稠的特性而不使用太白粉。


玉米澱粉 Corn Starch
玉米澱粉是白的粉末,與木薯粉類似,具有凝膠作用,整蛋糕/做派餡時會用到,有時在做蛋糕時也會少量放入,用以降低麵粉筋度,增加蛋糕鬆軟口感。由於翻譯問題,中國叫做粟粉,同時也把細粒狀的粉黃色的玉米粉 (Corn Meal) 也譯成「玉米粉」,,做成混亂,其實是不同的材料,Corn Meal 大多用來作雜糧口味的麵包或灑在烤盤上,作為麵糰防沾之用。而細粒狀的黃色玉米粉 (Corn Meal) 在 muffin 的使用上較高, Corn Meal 不是粉末狀,而是細粒狀的玉米粉。 整墨西哥菜時,經常會用到 Corn Meal。 Corn Starch 和 Corn Meal 是不可互相替換的。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癌症剋星~維生素B17

癌症在幾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隱瞞,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這個的解答才漸漸流傳開來。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 B17。

在七百億美元的化療工業的今天,依靠癌症討生活的人數比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眾所認知的資訊,有如天壤地別。」「如果他們自己得了癌症,他們不會做化療!即使癌細胞對化療有反應,但是腫瘤局部或完全的縮小,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有時候癌症復發反而更加肆虐,因為化療助長抗療癌細胞的生成。」

畢爾德及克雷布斯父子發現,身體內有許多細胞還處於原生胚胎期的階段,這些細胞是用來修復組織的,依照特別的形態遺傳刺激,它們可以分化為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血液、或頭髮。

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害,動情激素便會刺激這些細胞來修復受傷的地方,修復好了則由胰腺酵素來關掉修復工程。如果沒有關掉這個修復動作,這些細胞就會因不斷地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而形成腫瘤或癌症。換言之,癌症是身體自己產生的,而非外來物,而且它可以名正言順的以修復工程的名義來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又工業國家的污染所產生的幾萬種人造、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損傷的部位創造了修復條件,若此處一直不斷地受到傷害,一直不斷地修補,要是胰腺酵素不足以關掉該項修補,就決定腫瘤產生的部位。這時飲食中如有足夠的VitB17,它就能提供了身體的第二道防線。如果免疫系統低落,又沒有攝取足夠的VitB17,癌症就慢慢潛伏形成。

美國每年約有800萬人住院,其中有32萬人是因為醫療意外造成,4萬人死亡,2萬人永久傷害。 

當然也有 許多 醫師在其崗位上競競業業,以病人的健康為第一優先。

代謝療法也可以治療動物的癌症,野生動物很少得癌症,現代人飼養的動物因為飲食沒有足夠的VitB17,所以容易罹癌。常見貓狗生病時,他們都到外面去吃草,這是動物的本能,我們人類的本能呢?

杏仁的用法

克雷布斯Dr. Krebs博士建議成人每日10粒來預防癌症,每日30-50粒為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少數癌症病人吃了杏仁會有噁心反應,診療中心建議減少食用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並非所有的杏仁都有效,必須是帶點苦味,才表示確實含有VitB17,例如中藥中的北杏即含有B17。  
其他含豐富VitB17的有:桃子種仁、蘋果種籽、美國棗子種仁、李子種仁、櫻桃種仁、及油桃種仁。其他含有B17的食物還包括:小米millet、蕎麥buckwhear、夏威夷豆macadamia nuts、竹筍、綠豆、利馬豆、青豆、某些品種的豌豆等等。如果無法買到酵素,可由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食物中含有胰島酵素的有木瓜及鳳梨。  癌症病人最好每天食用木瓜及半個鳳梨。

化學合成的維生素C可能有問題,所以最好從食物中攝取,或購買天然植物提煉的維生素C

醫師要求他的病人吃素及改變飲食習慣,不准吃肉,他認為病人已經缺乏胰臟酵素了,不能再吃肉來消耗更多的胰臟酵素,缺乏胰島酵素,癌症細胞就可以躲過免疫系統的監視。如果他的病人偷偷吃肉、或回家後繼續原來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癌症就會復發,病人又回來找他。

如果來得及,他再使用Vit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病人,病情又好轉回家,通常病人這時真的學乖了,不敢再吃動物製品

古老的中國、希臘、羅馬和阿拉伯醫生,用苦杏仁酐治腫瘤,中醫傳統上用苦杏仁的劑量是3-9公克沖泡,因苦杏仁有毒性,過量可中毒致死。

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

癌症為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由於飲食中缺乏這種抗癌變的 Vit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因素。 

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經驗以外的藥物來控制、預防或治療。

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存在。

當我們吃得少,頭腦就會清楚一些;反之,飽食終日後,人就開始胡思亂想,造成生理、心理及靈性的困擾。

野生熊也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 B17。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 VitB17 了。

美國防癌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為美國人的頭號殺手(也是台灣民眾的第一死因);每三人就有一人會得到癌症;若持續發展下去,到下個世紀,癌症的致病率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