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期待的事


苗疆美景
















從現在開始

俗語說:「天下無難事,衹怕有心人」,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不過,如果腦中有神聖計劃而遲遲未著手去做,眼前有一目標卻自忖力有未逮,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動手進行,一點也不嫌晚。
  絕大多數的人都有因循怠惰與原諒自己的習慣,這也可說是本性使然。捫心細思:人們往往希冀坐享其成,嗤笑鐵杵磨成繡花針,總會自圓地說:若需要用針,何不乾脆直接去買一根呢?
  美國有一個高爾夫球俱樂部,一九七六年該高爾夫球賽的冠軍得主竟是一個雙目失明的青年,他實在令人不可思議地在球場上苦練了五年,終於獲得如此卓越的成績他自謙地說:「我並沒別的技巧,只不過對於一己的執著,都是從當下開始。」誠然,對他來說,要學習打高爾夫球並不困難,但能贏得比賽卻是從他立定信念的那一刻開始。
  同樣地,對我們而言,欲參加任何競賽均是輕而易舉,而要篤定踏出沉穩的第一步,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

人生際遇不同,過去讓他過去,不必迴響,未來的,等來了再說,不要空想,別太苦自己,別給自己過大壓力,放鬆自己,保重自己,才會擁有其他的一切..


極目冷眼笑滄海
寂寞一生傲穹蒼

無言的呢喃

愛情啥時來臨..沒有通報..愛情啥時駐留..無法記號..愛情啥時離開..不會取消..也許..有些不負責任..可..愛情能用尺規圈範嗎?

承擔

承擔◎楊基寬/文 來源:網路流傳 有一位心地非常謙虛的主管跑來向我遞辭呈,我大吃一驚,因為這位他是一位完全以部屬為重的人,以每年公司分紅為例,他總是將自己的一份轉給部屬。 失去他,將會是一個公司的大損失,每年的考績都顯示他很受部屬的支持。 我詢問原因,繞了個大圈子後,他很委婉的說出離職的原因。 原因是他有一位能力很強的副手,但因為他曾對這位副手的某些企劃案提出一些不同意見,可是副手卻不見得完全認同他的看法,以致於他觀察到副手有些悶悶不樂的行為。 顯然,這位主管想離開,因為將心比心,他不忍看到副手有志難伸,所以他想空出位置來讓副手有自己揮灑的空間,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障礙。 了解後,我找來那位副手,並告知他的主管要離開的事,並詢問他是否知道主管離開的理由,他說他不清楚。 為了避免給副手太直接的衝擊,我先跟他分享一個故事。 ---------------------------------------------------------------------------故事描述,有間廟宇,被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 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 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 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鍊子還在,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說到這邊,我把主管離職原因告訴了他,並提醒他:「你還沒學會承擔,因為別人心中有你,而你心中只有自己。」

你不可忽視的地理資訊系統

作者:李文堯、林心雅
摘自:大地地理雜誌,158期,90年5月。頁82~107。


在台灣,一般人對地理資訊系統GIS這個名詞,可能還是很陌生。但如果你曾上網查詢地點或位置,藉由電腦上的電子地圖—即俗稱的e-map獲得所需的資訊,相信嗎,你已經是一位GIS的使用者了。透過網際網路、無線通訊、筆記型或掌上型電腦,不管何時何地,人們已能在緊要時刻,即時獲得所需的地理空間資訊:最近的一家藥房在哪裡?哪個路段正在塞車,如何繞道而行?如何安排最具經濟效益的送貨路線?這些都是GIS極具效率的應用。
GIS的定義
GIS英文全名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套完整的GIS運作系統,儲存龐大的空間資訊,不但能呈現電子地圖,且具有詳細屬性資料以備查詢,並能讓人們在電腦螢幕上操作、疊合、重組、抽離、分析各種空間資訊,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周遭世界。GIS是一門新技術,所牽涉的學術基礎涵蓋地圖學、電腦資訊科學、地理學、測量學、遙感探測、數學、統計及商業資料處理。而在應用方面,大致可分為六類型:
地點(Location)查詢:如「最近一家麥當勞在哪裡?」
狀況(Condition)查詢:如「台北市目前共有幾家金石堂?」
趨勢(Trend)探討:如「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各縣市人口增長趨勢與分布情形為何?」
最佳路線(Routing)安排:求得兩點間最具效率,或景點最多的途徑等,像快遞公司每日送貨服務最經濟省時的走法,就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計算。
模式分析(Pattern):如垃圾掩埋場最適地點的選擇評估,或野生動物棲地活動範圍與道路間的關係。
預測性的虛擬模型(Modeling):如洩油事件,在風向與潮流等當地條件的影響下,多少噸原油在24小時、48小時甚至一星期後,污染將擴散至哪些地區,對該區生態造成多大衝擊?
GIS與主題地圖
由上述可知,「查詢」只是GIS最基礎的一項功能,高層次分析運用才是GIS最能發揮功效的專長。這種空間分析,往往是透過「主題地圖」(thematic maps)的套疊而達成的。你所能想到的人、事、地、物等,任何單一主題的資訊,都可將之視覺化,用一張地圖來顯示現象或實體相互間的分布情形。這種集合同一類型的空間資料所做成的一張張地圖單元,便稱為主題地圖。
有別於傳統的紙地圖,GIS將紙地圖中「資訊呈現」與「資訊儲存」兩者功能分開:不同的主題像地形、土地利用、植被、道路等,在GIS中是分開儲存的;藉由GIS的幫助,你可以圈選地區,把需要的主題地圖一張張加以套疊起來,你就能看到紙地圖變成了電子翻版,再度呈現眼前。正因為GIS具有這種套疊與抽取主題的彈性,讓人們「看到」只想看到的資訊,達到視覺上清晰辨識的效果,這是傳統紙地圖絕對無法辦到的。
近二十年來,電腦製圖技術突飛猛進,統計資料加上現有地圖、田野觀察、航照、衛星影像與遙測記錄等,為地理資訊的分析應用,提供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今日像門牌、街道、人口密度、學區、犯罪率、餐廳旅館分布等,均可個別製成數位化的主題地圖。這些化繁為簡的單一主題地圖,大大增加了地理分析的應用彈性,透過GIS運作,可以隨時更新資訊,任意添增或篩選主題,在螢幕上操作分析,在短短時間內,製作所需地圖。更重要的是,藉著主題地圖的層層套合,你也許就能發現原先的各個孤立事件,其實可能會有空間上的某種關連,進而破解現象之謎。
放眼世界看GIS
GIS起源於北美。1965年美國首度將統計量化資料用電腦自動繪圖方式以地圖的形式來呈現,它能快速有效地呈現資料特色,並能連結不同參數做簡單分析,這對日後GIS在都市區域規劃及資源管理運用,奠下了發展基礎。而加拿大於1966年開始建立加拿大地理資訊系統,這套系統堪稱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地理資訊系統,目前已歸併於加拿大國土資料系統中。至1985年,北美已有上千套GIS相關應用系統,但GIS真正普遍的推展應用,是在1980年代後期;此時,世界其他國家在美加等國的支援激勵下,也開始有了顯著的進展。而台灣正式推動GIS,是在學術界與內政部資訊中心推動下,由經建會於1987年進行國土資訊系統的可行性分析,並於1990年成立國土資訊系統推動小組,以內政部資訊中心為核心幕僚,推動單位則包括經濟部、農委會、環保署、主計處、地政司、營建署、交通部及各地方政府的推動委員會;但目前尚未有高層級的獨立專責機構(如美國地質測量所或日本國土廳),也缺乏國家級的GIS研究實驗中心,加上空間數位資料的整合性與開放流通的問題,因此GIS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仍多半停留在最初發展或過渡階段。然而GIS若只具有簡單的電子地圖查詢功能,而無法整合各種空間資料並加以套疊分析,並不是一個真正的GIS系統。
原文中有多幅更精彩的圖文解說,文末並有延伸閱讀建議書目及網站,最後一節並探討「GIS與資訊自由」,精彩深入,限於篇幅,無法摘錄。有興趣嗎?趕快來閱讀原文吧!

十個不健康的零食

在一個健康研究顯示 許多零食中充滿了大量的糖與熱量.色素以及化學添加劑等對身體有損的成份.
以下是所選出的十大最不健康的零食:
1.French Fries 法式炸薯
2.Donuts 甜甜圈
3.Chips(Potato or Corn)  炸洋竽片/玉米紛片
4.Soda  飲料(包括無糖飲料.內有致癌成份)
5.Cup Cakes and Snack Cakes 小蛋糕(由蛋糕粉自製)
6.Candy Bars 棒棒糖類甜食條
7.Pork Rinds 炸豬皮
8.Fat-Free Cookies  脫脂餅乾(並不等於沒有熱量)
9.Crackers 小餅乾 (只有極少量幾種是少脂少熱量的)
10.Pretzels 椒鹽圈餅(雖然無脂卻是白麵與糖加油烤組成)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但希望大家還是要在意ㄛ!!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如何做筆記

  在考試溫習時,誰不願有整潔完備的筆記呢?但這樣 的筆記絕不是在考試前幾天中就產生出來的。
  溫習時要有現成的筆記,就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平時 若做了筆記,則不但溫習時有筆記可讀,而且因為已經做 了筆記,對要溫習的功課也自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
一、筆記簿
  有記錄筆記的簿子,才會去系統的記筆記。若是沒有 一定的簿子,隨便拿什麼紙或簿子作筆記,筆記的命運自 然就不堪想像。

  什麼簿子最適合記筆記呢?許多人喜歡用活頁簿,用 硬紙將各科的筆記分開。有些人則喜歡用現成釘好的簿子 ,記筆記時每科用一本簿子。
  活頁簿的好處在伸縮性,不合理想的筆記可以抽出另 做,若有其它有用的資料,也可以抽放在適當的地方。但 是活頁簿若不小心整理保存,就有撕破或遺失某頁的危險 。現成的簿子缺乏伸縮性,卻比較容易整理和保存。
  筆記可分作講授筆記和閱讀筆記兩種。有人喜歡將兩 種筆記合併起來;也有人喜歡將這兩種筆記分開,若是這 樣,可以用兩本筆記簿;也可以只用一本,將一種筆記寫 在左頁,另一種寫在右頁。
二、講授筆記
  國小學生大概還沒有記錄講授筆記的必要。國中以上 的老師常常會把課文的撮要寫出來讓學生抄,或者用口授 筆錄的方法使學生記下來。

  但是讀大學的學生,就必須學習怎樣將教授所講的, 有條理的去記錄下來。  記錄講授便成了大學生在講堂裡的重要責任。不會記 錄筆記的學生,自然是太吃虧了。
  有些人寫字又快又整齊,上課時所記的,用不著怎樣 整理便可供溫習時用了。但是一般的學生,尤其是初學記 錄筆記的學生,並無這樣的功力。
  要有清楚的講授筆記,就必須有明白的講授大綱。如 果教授將大綱寫在黑板上,而且講的層次分明,則所記錄 的還可能條理清楚。但是事實上,這樣的教授並不多。  如果對自己的記錄技能沒有多大信心,可以在上課時 盡快的將講授的草率的記下來,待下課後再整理。這樣你 就會有充分的時間來揣摩講授的大綱和想想自己所不明白 的地方。而且如果閱讀到有關的書籍或刊物時,也可以將 閱所得的和上課時所記的合併起來,做成自己認為最理想 的筆記。
  但是草率的講授筆記必須立刻整理,否則日積月累, 到考試的時候,恐怕連自己的字也看不懂了。
  記講授筆記時,應將日期、科目和教授的名字填上。 若筆記中參有閱讀得來的資料,也應該在適當的部份填上 書名、作者和頁數。
三、閱讀筆記
  作閱讀筆記時,不會受到教授講課時的速度、聲音和 字跡所限制,也不用揣摩講授的大綱,所以閱讀筆記可以 說是比講授筆授容易作。

  閱讀筆記是在明白了整白了整段或整章書以後才作的 ,是內容的撮要,必需簡單,切不可抄書。作閱讀筆記時 應標明作者、書名和頁數,依著書中的標題作大綱,將各 段的內容簡略摘要。但是如果所閱讀的不多,而且又是與 講授筆記有密切的關係,則不必作大綱,只要把內容的撮 要寫在講授筆記中適當的地方。
  研究生和一些大學生常常要閱讀許多參考書。在這種 情形下,將需要使用卡片來記筆記。用來記筆記的卡片面 積大約是4吋X6吋(書局有賣),應安放在一個適當的 盒子內。你可以隨意調換卡片的次序,也可以依著需要隨 時抽出任何一張卡片來參考。
  每張卡片所記的,是某一小題目的資料來源和要點。 記錄的方式大致如下:

------------------------------------------
題目:....................................
1.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頁數、要點:

2.作者、論文題目、刊物、日期、頁數、要點:

聰明記憶法

我們人的記憶系統分成三種:
一、 瞬間記憶我們用來記憶一些必須立即作反應的消息,這個記憶只維持到工作完成為止,就會從我們的記憶系統中消失了!
二、 短期記憶是希望能在短時間記憶住的事物。比如:打電話時事先你先記住的電話號碼。
三、 長期記憶指將記憶的保存長達六十秒以上,甚至數天、數年的記憶。上述三種記憶中,只有第三種-長期記憶-最適合用來研究課業。

*《增進記憶力》 【控制你的注意力,改善你對消息的組織能力】
一、 集中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要注意的資料上。這是最難的一步,因為有太多新鮮有趣的事物在刺激我們,分心就在一轉眼間。如果要克服這個難題,首先要下定決心完成手邊的工作,或給自己一個時限,在這段時間中只能作某件事,其他的事暫時不理會,或避開干擾,找個讓自己能專心的地方…等,都自己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

二、 組織:將你所要記憶的東西作個整理。經過組織的資料,到了要用的時候就可以輕易的找回來,就像從整理過的書包裡拿東西一樣方便。現在就談一些增進組織的小訣竅:

(1) 儘量把要記憶的事、物意義化,然後根據這個意義,將材料儲存在記憶裡。如黑龍江首都「北安市」,就想做-將黑龍江以「北」的敵人(蘇俄)趕走後,就可以得到「安」寧;又如台灣著名溪流由北而南是淡水、大安、大甲、大度、濁水、高屏…,就想做-想要冒充孕婦的女生雖然是有可能的,「但」是「安」上「假」「肚」子要「酌」量增「高」。還有許多日常生活的事物,我們都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使它變得對自己有意義。
(2) 將記憶的資料在腦中形成一幅圖畫,以便儲存在長期記憶裡。就像唸到赤壁之戰,試著想像自己是裡面的一名戰士,急於想知道軍情,軍隊的統帥是誰?使自己變成想像車的一部分而與事件超合,這將會幫助你回想起你記憶的東西。
(3) 將記憶的材料裝進預定的模子中。如:你回到家中會把鞋子放在那裡?書包擺在那裡?同樣的讀歷史也可以把事件發生的年代、遠因、近因、演變的過程、結果如何一一列出來,再把唸到的部份一一填上去,這都是幫你記憶的方法。這些幫助記憶的方法不論讓記憶的結果變得如何,都只是一種參考,真正的好方法還是要靠自己去嘗試、去實行、去發現。如果發現那種方法對自己最有用、就儘量去用他,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真正的力量,幫助自己去學習。

增進記憶力的秘訣

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有突然失去記憶的擾人問題?譬如當你走進臥室,忽然傻傻地楞在那裏,然後不經意地拉一拉床單或整理棉被,而忘了原先進臥房要做的事?許多剛步入中年的人都會有這種突然失神的困擾。霍浦金斯大學記憶科門診主任戈頓說:「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裏,每天接觸成堆的資料,要記憶的資訊太多了。  
要保持記憶清晰,確實需要一些方法。   
在此專家提供了八個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一、以押韻的詞句或簡化的字幫忙記憶。
二、要有條理的記憶。  

據紐約聖勞倫斯大學心理學家席爾曼指出,能夠集中注意力在細節的人,不會有記憶上的問題。
三、利用便條幫忙記憶。  

如果你有事情待辦,譬如要「買一支口紅」,請預先在錢包貼上寫著「買一支口紅」的便條,這樣就不會忘記。
四、運用聯想力。  

如果你早上常常忘記吃綜合維化命,就得運用一點聯想力,將吃綜合維他命和另一件容易記得的事連在一起。
五、大聲朗誦想記住的事,以強化記憶。
六、將記憶的內容視覺化。  

當你學習新的事物時,不妨抱著拍電影的手法,將過程一幕一幕攝入腦海。
七、多做運動,提升記憶力。  

多運動會使腦部的血液和氧氣更充足,腦的作用也因而更靈敏。
八、運用全方位的方法記憶。  

當你學習新事物時,不能只靠聽覺或視覺,同時也應該運用嗅覺、觸覺等全方位的感受,這樣做對於所學習的新事物一定記得更牢。

有效讀書學習

…讀書的興味則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書讀得越多,鑽研越深,興味跟著逐漸焙燉出來,終至常常欲罷而不能。這種情形,讀漫畫書、武俠小說、文藝小說和禁書如此;讀教科書、指定書和其他專業領域書籍也是如此…
—鄭瑞城(政治大學校長,傳播學博士)



你仍覺得讀書索然無味嗎?問題徵結在哪裡?
不論你讀的是「課內書」,或課外書,良好的讀書習慣、方法及讀書學習計畫,是有效讀書學習的不二法門。
讀書學習的動機與習慣
讀書要有成就,必須靠個人自動自發,鍥而不捨的長期努力。此種內在力量,在心理學上稱為動機。如何引發並維持讀書動機,是突破讀書心理困境的主要關鍵。如果能把讀書看成是為了一展才能,亦即「自我實現」—把個人天賦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那麼心態上就不會被動和短視了。讀書要有興趣,就必須先讀書,由讀書的活動中才能發生興趣。培養讀書興趣的可行途徑有三:
明確認定讀書的目的:目標越明確,也就越容易達到預期的成績,能夠達成預期的成績,自然就會有成就感,興趣也隨之產生。
對所讀的內容有所了解:想要了解內容,先從讀得通的部分開始,由易而難,由淺入深。
把讀書心得表現出來:把心得表現出來,將更增強讀書時尋求心得的興趣,表現的方法如試作練習題目、與老師研討、作筆記摘錄等。
習慣是後天養成的,能否養成專心讀書習慣,全賴個人的決心與毅力。以下是讀書專心的原則:
讀書的環境要單純安靜,排除可能引起注意或干擾的擺設,如音響、食物、鏡子、其他不必要的文具與書籍等;此外,讀書的地方要空氣流通、光線明亮。
注意坐姿端正,桌椅高度適合身材,椅子不要太舒服的,如沙發或躺椅均不理想。
運用多重感官,有助於心智思考,保持注意。讀書時如果只用眼心二到,容易疲倦,應該再加手到—用筆記下要點或劃線。
讀書學習計畫
善加利用時間並擬訂讀書計畫按部就班執行,讀書才能達到功效。
如何善加利用時間?其關鍵在於規劃。長期的規劃是以一個學期為單位;中期的規劃是以月為單位;短期的規劃是以天為單位,規劃出每階段的作息,這一點最重要,因為每天的時間運用未規劃好,就不會有中期、長期的累積效果。規劃每天作息時,要將上課、空堂、運動、自習、休息及娛樂時間一併考慮,最好能做成一張作息表,按表作息,充分運用每一段時間。要特別注意的是,「塊狀時間」(指較長而完整的時間,如晚上)較好規劃與利用,「點狀時間」(零碎時間)則容易浪費,因此,點狀時間可以用來處理生活雜務,若要用來讀書,可以背英文單字或閱讀報章雜誌,如果能善用零碎時間,積少成多,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擬訂讀書計畫時,應把握以下原則:
簡單易行而有彈性。不宜把計畫或時間表訂得過於緊湊,記得要留下空白時間,萬一遇到突發事件可以提供充分利用調節,不致影響全盤進度。
配合學校課表和進度。以學校課表做為基準,然後再參考學校的考試日期、老師授課進度,以及自己的讀書構想來訂計畫。
考慮個人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方式。計畫擬訂須是自己能力所及,配合自己的生理時鐘。
考慮科目性質和教材的難易度。有些科目著重理解,有些則需背誦,配合自己適宜背誦或理解的時間排定科目研讀。最好讀1小時休息5到10分鐘,且每隔1至2小時變換另一科目,而難懂的科目應多分配一些時間。
保持充足睡眠,休閒和運動的時間也應列入計畫。
讀書學習的方法
SQ3R法
其步驟可分為五:
概覽(Survey):是指先將要研讀的範圍迅速、概略地瀏覽一遍;注意其章節的分法,如果每章有簡介或總結,更不可忽略;此外,注意圖表與標題,從其大標題、小標題、正體字、粗體字的不同來區分它們的重要等級。
發問(Question):概覽之後,試著自發的提出問題,把篇名、章節標題及其他關鍵字轉變成問題。可以用「誰」、「什麼」、「何時」、「何處」或「為何」等疑問詞來自我發問。
精讀(Read):透過主動、批判性的閱讀,試著找出問題的答案。當碰到細節或段落裡的主要概念,可以劃下重點、做眉批。
背誦(Recite):讀完每一節後,暫時離開書本,試著向自己背出教材的重點。背誦時如有困難可以回頭重讀,一直讀到能背出重點為止。背誦時不妨大聲唸出或寫在筆記上,如此可加深印象,有助於長期記憶。
複習(Review):複習最好是學習後當天進行,或平時定期進行,不要等到考前才臨時抱佛腳。複習的步驟,首先重讀每章標題,試著回憶重點,然後參照筆記,將記憶模糊、未理解的部份,對照原書再重讀一次。
OK4R法
共分三個階段,步驟如下: 前段   瀏覽(Overview):閱讀頭尾、緒論及摘要,其次是大小標題及關鍵字句,了解內容概要及章節次序,找出重要段落。 中段   重點(Key ideas):將標題或關鍵句轉為問題,或在內容或形式上找出重點。   閱讀(Read):順序閱讀,尋找重點問題的答案,看看作者如何澄清或證明這些重要觀念,並思考其理由原因。 後段   回憶(Recall):閱讀之後,不看書本,儘量用自己的話說出或寫出看過的重點,然後在筆記本上作個簡單的摘要,或將重點劃記在書上。先消化吸收後,再作劃記或整理。   思考(Reflect):回憶只是吸收書本上的知識。經由思考之後,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將新發現和已有的知識連結,找出彼此的關係,並予以統整。   複習(Review):精熟是永不終止的過程,在適當時機或一定間隔之後,重複前述步驟,特別注意已找出的重點或整理過後的心得。

讀書的技巧

作者:詹姆斯‧狄斯(James Deese)
摘自:齊瑪克(Laird S. Cermak)著,《如何增進記憶》。臺北市:桂冠,民80,頁112-137。



大多數學生都要改進其讀書習慣,但是改進讀書習慣的最大阻力是缺乏適當的讀書動機。如果學生都能明瞭優良讀書習慣與在校良好表現對於今後事業成功之重要性,必定會較現在更用功。
排定讀書日程
排定工作日程表 計劃週詳的日程表,可以節省時間,如果自認為研讀不夠充分,那麼有固定研讀時間的日程表,將會有所幫助。這並不需要剝奪其他活動的時間,若能妥善將日常生活時間予以得宜的分配,將有更多的讀書時間及更多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
多少時間? 要找出適當的研讀時間必須估量個人之能力與讀書習慣。做此估量時,最好尺度要嚴謹,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智慧、閱讀速度、工作能力等,都估計過高,因此對於在分配的時間內能完成多少工作將有嚴重的影響。其實,對於吃飯、睡眠、消遣方面應分配充分的時間;除非有充分把握,不可過份「苦讀」,因要求過份,反而會使人整個停擺。在排定了日程之後,應時時檢查,以決定各種活動是否分配時間過多或過少。
沈靜下來讀書 有很多學生定了日程表,卻發現並無效用,原因是不能沈靜下來讀書。消磨時間,乃是有效研讀的重要障礙。如果有這種問題,可循以下方法逐漸改善:開始時將研讀時間盡量縮短,中間插入休息時間;但須確定在研讀時間內安靜研讀,因為較短時間有效研讀,比無目的之漫長研讀時間更為重要。一旦習慣了容易實施的作息時間之後,即容易漸漸將工作時間延長。
在何處讀書? 一般而言圖書館雖是良好的讀書地點,但有些人能在自己的房間裡,甚或公園的長椅上,有效的讀書。若在自己房間裡讀書,房間裡必須有讀書的設備。最好的位置是書桌,不是床鋪。桌上不宜放置畫片或紀念品,面對牆壁比面對窗戶或門更能減少分心。
讀書的技巧
或許最好的一套原則載於《流覽、問題與三R法》一書中。此書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分析與解決學習問題的專家苦心擬定的。此種方法包括5項專門步驟,即流覽(Survey)、問題(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複習(Review)。
流覽 在開始讀一章時,先流覽各節之標題,用此種方法,就可知道該章概要;而其中的圖解或摘要,亦可做為流覽的一部份。流覽可以增進了解與學習新資料的能力。
問題 有些書在每章末均附有複習問題表。然因學生們常不了解問題的價值,因此常成為書中最被忽略的部份;所以書中所附的問題部份,應加研讀並嘗試解答。此外,可試將各節之標題轉變成問題,然後以尋求答案的態度去研讀該節。提問題的好處其一是保持對讀書的興趣;另一好處是使人在學習程序中,採取主動地位,而非被動消極的讀書。若能在教師測驗之前先行自我測驗,則在正式考試中,必能獲得較優的成績。
閱讀 閱讀時應時時自我提醒,對所讀的東西是否確已了解,並去記住所讀的東西。此外,對於正文以外的每幅表、圖解或其他插圖等,均須詳加閱讀。
背誦 為確保對於所讀的東西能充分理解與記憶,每讀一段時間之後,就應回憶一下已讀的東西─可否不再翻閱而說出概要?換句話說,此種方式也就是將已讀的東西加以背誦。若能運用一部份的時間來背誦,將比所有時間都用於閱讀上的學習效果更佳。在為準備考試而複習時,也應將背誦作為複習程序中的主要部份。背誦可使人集中注意力,其次,可以糾正錯誤或察覺弱點,進而在第二次閱讀時多下些工夫。至於應花多少時間在背誦上,應根據科目而有所不同,例如學習某些法則、項目、名稱、定律、公式等,背誦的功用最大。
複習 複習可以增進記憶。複習最佳的時機是學習之後及考試之前。但如能在此二時機之間複習一兩次則更佳。考試前的複習,不應擠至考試前的最後數小時,因為此時的複習可能過份沈重,無法獲得平時複習所獲得的效果。
應試
應試的惟一妙法,只有「做充分準備」。至於答題技巧方面,對於選擇題應細心閱讀,並慎重解答。最好先將試卷從頭到尾閱讀一遍,凡有把握的答案,均立刻解答;不要對有疑難的問題花費過多時間,因為其得分並不比其他問題多,浪費過多時間,將使其餘問題無法完成,或因匆促解答其他題目而產生了原本不會犯的錯誤。而問答題著重於資料的了解、編排與記憶。在下筆前,應先將資料在腦中加以考慮與編排;解答問題,務求能針對要點,對於不相干的資料與離題太遠的敘述,均應盡力避免。最後如有剩餘時間,最好將全部答案重新閱讀一遍,並修正需要修正之處。

書與讀書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敦﹚
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邱特)
書籍是我們所有累積起來的知識與智慧的貯藏所。(巴堪)
書籍若不常翻閱,則等於木片。(莎士比亞)
書籍乃儲積知識的不滅明燈。(卡蒂斯)
書籍是建立在時間之海裡的燈塔。(惠普爾)
對你幫助最大的書籍,是使你想得最多的書籍。(柏克)
一間沒有書的屋子,有如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摩爾)
書本是將聖賢豪傑的心照射到我們心裡的忠實鏡子。(吉本)
讀書應和交友一樣選擇,因為前者對你的習慣與個性的影響,並不亞於後者。(胡德)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培根)
人們獨居或退隱時,最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時最能表現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物時,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培根)
研究歷史能使人聰明;研究詩能使人機智;研究數學能使人精巧;研究自然哲學使人深遠;研究道德學使人勇敢;研究理則學與修辭學使人知足。(培根)
翻動木柴可以使死火復燃,同樣改變研讀的方法也將會使遲鈍的腦子靈活起來。(朗費羅)
立身以立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愛默生)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馬克吐溫)
一位不閱讀好書的人,他比那些不能讀書的人並沒有佔優勢。(馬克吐溫)
讀書易,思索難,兩者缺一,便全都無用處。(富蘭克林)
讀書就是力量,因為讀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拿破崙)
研究科學要閱讀新書,研究文學要閱讀古書;經典永遠是現代文學。(李頓)
閱讀之於心靈猶如運動之於身體。(斯帝爾)
書籍真正的喜悅,是能夠一讀再讀。(勞倫斯)
讀好書的時候,我認為我已經活了三千年。(愛默生)
在所有的時代中都適切─這就是經典的特質。(聖佩甫)
閱讀好書,就如同與過去的智者交談一般。(笛卡兒)
在書中,我可以接觸到過去生活中未曾有過的思想。(高爾基)
沒有別的事情能比讀古人的名著更能給我們精神上的快樂。(叔本華)
有一些讀書的技巧是有待學習的,而在今天,這些東西已經逐漸為人淡忘了─那便是反芻。(尼采)
不僅是讀書還必須買書……買書不單對書店和作者有益,而且可以獲得特別的喜悅與獨有的適應觀。譬如在阮囊最羞澀的時期,仔細研究各種圖書目錄,克服一切困難,靈敏、堅忍、緩慢地利用最廉價的普及本,創出小而精美的藏書庫,這就是一種喜悅,一種有魅力的競賽。(赫塞)
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和書籍,便沒有歷史,也不會有人類這個概念了。要是想在家中或在一間房間裡,在那些幽靜之處,壓縮人類的歷史作為己有,唯有依照精選書籍的方式來做。(赫塞)
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
古人雖死,書上有其詞。(韓愈)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讀,讀,讀!書中自有千鍾粟。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趙恆)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試)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張潮)
習靜覺日長,逐忙覺日短,讀書覺日可惜。(張潮)【註】可惜:值得愛惜。
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張潮)
讀書、研究、思考、學習...一切用心的事情最基本的價值在於它使心靈得以
健康的運動。沒有這些運動,心靈就變得虛浮不寧。(孟東籬)
無沙不成珠,無淚不成書。(東方白)
書的安身之地在書架,立命之所在腹笥,因此,它與其做書架上的點綴,不如做腹笥中的珍藏。(孫如陵)
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張愛玲)

讀書十四法

王雲五先生(1888-1979)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和貢獻的奇人。他一生幾乎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全憑自修而成為淵博學者。他在國立政治大學任教,指導許多博士論文,當時被人們尊稱為「博士之父」。雲五先生可說是苦學自修成功的榜樣。這篇〈讀書十四法〉,是雲五先生1952年所寫,縱使文章寫成已有一段時間、或許方向較偏重於國學或社會科學之讀書法,但仍有許多理念是歷久彌新的。本篇雖說為讀書法,其實可說是讀書求學的態度;有了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相信讀書必可事半功倍。


在討論讀書的方法以前,我們可不要忘卻所讀的書因其性質的不同,也有分別採取不同方法之必要。通常把所讀的書分為精讀、略讀兩種。我以為這還不能概括人們所讀書籍的全部範圍。依我的見解,似可分為四種:(1)閒讀;(2)精讀;(3)略讀或速讀;(4)摘讀,茲各別說明如下:
閒讀 閒讀是指為消遣而讀書。因為完全出於消遣,自無講求讀書方法的必要。
精讀 這是指要精細閱讀的書而言,宋朱熹說:「大抵所讀經史,切要反復精詳,方能漸見旨趣…不可貪多務廣,涉獵鹵莽,看過了便謂已通;小有疑問,即便思索…切不可含糊護短,恥於咨問,而終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此語可為這一類書寫照。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也曾說:「有些書可以囫圇吞下;有些書卻要細嚼慢吞」。這裡所謂細嚼慢吞者,也就是這一類書。
速讀 這便是培根所稱「可以囫圇吞下的書」。善於讀書之人,應按書籍之性質與其對所研究題目關係之輕重,而分別為精讀與速讀。屬於速讀的範圍者,祇要得一書之大意即可。
摘讀 此指不僅無需精讀,甚至無需迅速讀完的書而言。此類書儘可摘讀其中之若干部分。要行摘讀的方法,大抵該書的導言或序文足以觀全書的梗概者不可不讀,其次便是閱看目錄或細目,以決定某章某節當讀;最後並參看索引,檢得某節或某段當讀。
上述四種書籍確定後,除閒讀是無需研討讀書方法外,其他三種皆有賴於讀書方法之善用。現在我把讀書方法歸納為十四項,逐項說明如下:
(一)立志
任何事必須立志,始能有成;讀書豈能例外?我以為讀書之動機應以充實人生為主;蓋書籍為學問的寶藏,先民努力的成果與時賢研究的結晶,均藉此而保存、而流佈。讀書便是利用此種寶藏、並由此而促進讀者自己思考與努力之成就;凡此對於人生皆有充實之效用。
(二)奠基
建築須奠基礎,讀書何莫不然?讀書的基礎,第一項是語文;第二項是各該科書籍的基本學科。語文是讀書之必要工具,其中包括識字、辨名與文法三事。而關於讀書準備之基本學科,則隨所讀書之門類而異。舉例言之,研究法律學,須有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為基礎;研究生物學,須有化學、物理學、數學、地質學、地理學為基礎。如果基礎沒有奠立,而遽然進讀各主科的書籍,自不免有事倍功半之虞。
(三)選題
選題包括選擇問題與書籍兩項。讀書要能提高興趣,莫如集中一個問題以從事研究。一個人如能在一個時期內集中研究一個問題,以謀解答,則除藉觀察實驗或訪問以外,必定從書報雜誌上搜集種種有關資料;這樣一來,他的閱讀書籍總是有所為而為之,對於精讀、速讀與摘讀三種書籍勢必遍嘗。大抵先從書目上檢尋相關的書誌,檢得認為當讀之書誌後,往往先從事摘讀;如發見全書值得速讀,則利用速讀;如認為有精讀之必要,便實行精讀。
(四)循序
現今世界任何事皆重計劃,有計劃則可循序進行,有條不紊,讀書亦是如此。
(五)明體
讀一書須先明其大體。書的大體包括:(一)學術流別,(二)作者立場,(三)時代背景。
(六)提綱
提綱是指利用書籍之提要而言。近來許多種文摘期刊,除為各雜誌的論文作節本外,每期輒附有書籍的長篇提要。與圖書提要有同等或較大的效用者,為圖書的序跋。蓋圖書序跋往往薈萃全書精華於一文,且多出自名手,其引導讀者以進讀原書的效用,實較圖書提要有過之。
(七)析疑
析疑就是剖釋疑義之意。要剖釋疑義,則讀書時須先能懷疑。換句話說,就是對所讀的書,就其所提倡的理論與方法,認真思考,不是無條件接受。如認為不當,也不要輕易武斷。析疑之道,除利用種種工具書外,尤須旁徵博考同類的著作,互相印證。
(八)比較
比較是就同一書之各種版本比較其內容,或就同類書若干種比較其主張、敘述或文體等。
(九)專志
任何事非專心致志不能有成,讀書更屬當然。
(十)旁參
旁參是指從側面加以參證之意。清朝李光地說:「出門之功甚大,閉戶用功何嘗不好,到底出門見聞廣。」這是主張藉遊學與下問而收旁參之益者。
(十一)耐苦
古今許多讀書成名之人都是從窮苦中力學。而且有愈窮愈工之可能。李光地也說過:「人於書有一見便曉者,天下之棄材也。須是積累而進,溫故知新,方能牢固。」
(十二)持恆
曾國藩說:「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無恆則終身一無所成。」可見有恆則無不可按日程功者。否則正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初時縱能猛進,又有何益。
(十三)鉤元
唐韓愈自言其讀書事,有:「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等語;而其中要訣在記事纂言兩句。是則讀書目過、口過,總不如手過;蓋手動則心必隨之。我早年讀書,採用劃線及圈點為記號,於輔助記憶之中,略帶批評之意。這可以說是我讀書時的鉤元方法。但對於科學書籍,我則常就其內容隨讀隨編表式,使繁雜的內容得以簡單化與系統化。這些表式無異是全書的提要,全書讀畢,全份表式亦構成,不僅在事後翻閱,全書鳥瞰復現於眼前,其尤關重大者,即在自編表式之時,對全書內容既可加深印象,又能綱舉目張。
(十四)備忘
我在中年以後讀書,卻變更方法,不復早年的在書本上劃線圈點。這或者是由於對圖書館學已發生興趣,並有所創製之故,於是讀書時遇有某章某節,讀雜誌時遇有某文認為有值得將來參考,以備不忘者,輒就其原有標題或自擬標題一一分記於小卡片上,附誌書誌名與其所見頁數及卷期數。這些卡片,各按標題的順序排列,如此,則許多書誌中同性質、同標題的資料都藉卡片的作用而貫串起來。以後隨時有需參考,祇須一檢卡片,則凡經涉獵過的資料毫無遺漏。

保持一顆平常心

任何事都有一個度,任何事都不要做得太絕,這就要求有一顆平常心。人生來就平常,平常人才是正常的人,而只有正常的人才能擁有一顆平常的心。所謂的平常心不是佛教語,而是「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另一種詮釋。擁有一顆平常心往往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過人之處,不同於常人。用一種政治術語來表述就是:脫離群眾,孤芳自賞。有時還可能導致思維紊亂,這在一些藝術上家身上已有印證。比如梵谷的自戕,王國維的自沉。前者被視為藝術的瘋子,後者對社會的文明進步難以接受,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平常人才有的,自覺平常的人有很多優點,他們謙虛、好學、勤勞、樸素,是一種優秀的品格,一份博雅的情懷,一段智慧的人生。而如此美麗的心靈許多人都要在遭遇過挫折之後才能感悟。有平常心,對事物的發展變化,乃至人生際遇中的榮辱貧賤,便持有一份從容與坦然,蘇東坡說過:「‥‥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人生態度,即是平常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更是一種超脫的平常心。在佛家的眼裏,有平常心才可以修行。修行尤其戒浮躁,所以寺院尼庵有許多清規要「修」的,便是要求出家人有一顆平常心。歷史書上有這樣一段問答: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止同睡,千般計較。和尚和百姓有什麼不同?不同在於,和尚有一顆平常心,而百姓卻有一顆世俗煩躁之心。這段對話要告訴人們的就是要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是你要對現實生活中那些瑣碎、無聊、庸俗的功利得失不去做百種需索、千般計較而已。平常心是不因為一次失敗而一蹶不振;不因為一次成功而忘乎所以;不因為金錢而斤斤計較;不因為權利而費盡心機。要知道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東西太多會增加我們的負擔,不如輕裝上陣且隨遇而安。要做一個平凡的人,其實也不難,那就是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並非一定要成為偉人,一定要在史冊上留下芳名,一定要被後人景仰。但平凡絕對不代表平庸,不代表遊手好閒,不是好吃懶做。王維詩云: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平凡其實就是王維詩中的那朵芙蓉花。平凡應該是勤勞質樸,是熱愛生活,是淡泊名利。以平常心看事如果能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那麼事事就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紅塵」,平常心不是消極遁世;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積極人生,平常心是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時不樂,無時不憂。工作本極平常,敬業不衰、全力以赴…平常心是對生命透徹的領悟,古人曰:生命薄如蟬翼,存在就該滿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這種氣象之下,一切煩惱困頓,均可棄之始流水,領悟生命的真諦,知曉彌足珍貴,就會以一個寧靜的心態善待一切,日本學者鈴木大拙說:「井邊的牽牛花纏住我的木桶,我借水喝。」這是多麼博大恢弘的心境,又是多麼蕩人心魄的情懷,為了珍惜一顆弱小的生命,寧願去借水喝,如果沒有一顆悲憫的平常心,是難以做到的。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極為坎坷的歷程,歷了險峰,經了幽谷,才發現世事滄桑,如夢、如幻,一切從生命出發,我們便可以做出合理的選擇,一面對生命盡心呵護,一面又悉心體驗,對人寬容平和,隨方就圓。因此,平常心不僅使人具有大海一樣的氣度,還使人穩重如山。狂風暴雨之中,驚濤駭浪,松林翻滾,可大海深處平靜如昨,山巋然不動,以如此胸懷去實踐人生,就無所畏懼,對困難也絕不退避。諸葛亮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然面對人間是是非非,保持心靈寧靜的同時,不忘對理想的追求,對寶貴生命的敬畏,長此以往,定可令生命發揚光大。平常心貴在平常,波瀾不驚,生死不畏,於無聲處聽驚雷。利不能誘,邪不可幹,心能昭日月。從失意處覓希望,從萬全處見危機。常思人之美,常思己之過。即使「學富五車」,也不「才華橫溢」,也不冒充「百事通」,也不替後人作定論,把一些尚無定論的未知現象一口咬定、言之鑿鑿地死定為「偽科學」。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實不平常。大凡世間平常人多,偉人、巨人、名人與平常人的比例,用牛角比牛毛的比喻。是比較貼切的。然而,平常人,未必就有平常心,不少人的心氣兒比天還高。有句俗話說得好:「孩子是自己的好。」父母總喜歡在人前誇耀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聰明伶俐,自己怎麼看怎麼像條龍或像隻鳳。聽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和議論,也總喜歡聽一些讚美的,比如「大福大貴」啦、「大官」啦、「明星」啦之類託福的話聽進耳朵裏,總笑得合不攏嘴。一個人隨著不斷的成長,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也開始謀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標,而每個人的理想和目標幾乎無一例外地要做不一般的人,要做光宗耀祖的人,要做人上人,恐怕很少甘願做一個很平常很普通很一般的人。其實,這種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每個人都想活得好一點。然而,現實是嚴酷無情的,無論到了何種年代,社會和現實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理想和願望。這社會這現實的確需要偉人、巨人、名人,需要各級官員,需要科學家、藝術家,需要企業家、有錢人,而需要最多的還是平常人。比如說,一座樓房需要設計師、工程師,更需要瓦工、木工、水泥工,一座樓房需要大樑、二梁,也需要磚瓦沙石。每個人也不可能都去做官,都去當科學家、藝術家,都去當企業家、有錢人。要做一個平常人,首先就要有個平常心。平常心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平常心,就是能夠正確面對世界,正確面對現實,正確面對環境;就是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正確把握命運,正確對待人生。平常心,就是達觀、樂觀,就是不為功名所累,不為金錢所牽,不為權利勞神。偉人、巨人、名人,其實也都是平常人,也應擁有個平常心。任何的偉人、巨人、名人功成名就前也都是平常人。先有平常心先做平常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地努力,刻意追求,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常常有所收穫,時時有所成果,慢慢地就會由一個平常人變成一個偉人、巨人、名人了。甘當平常人,要有平常心,是十分重要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句至理方言。不切實際、好高驚遠,是人的致命的弱點;經不起失敗,受不了災難,是人要命的弊病;悲觀失望、灰心喪氣,是人最大的悲劇。做平常人就有平常心,這是人人必修的一門功課。有人說,平常心是處變不驚的泰然自若之心,是不因榮辱升降而妄生喜憂的恒常之心,是持恒如一日地堅守信念又踏實勞作的平和之心,是能涵天容地的寬厚大度」之心,是處世做事不勉強不逾矩的自然而然之心,是消除了畏懼的自信之心,是告別了浮躁緊迫的從容之心,是可以恒久地領受心境安然寧靜的返璞歸真之心。這些話,真可謂是智人慧語。這樣的心靈是人生磨礪的結果。不經歷世間萬苦,談何超然於世?不體驗生命的繁華,哪有什麼真正的寧靜?我們會發現一些老人的心是安閒的,人生的歷練造就了他們皺紋裏的智慧,解甲的失落幻化為他們笑容裏的寧靜。曾經「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的人,在心靈深處彌合了天地之隙與萬物之異,渾然一個天真人。這樣的心靈也是個人修養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在建構自己,進而欣賞自己。有一個穿著時髦的小夥子到海邊旅遊,他被海濱迷人的風光所感動,在海灘上他遇到一位正躺在船邊似睡非睡的老漁夫,覺得衣衫檻樓的漁夫十分可憐,對體格健壯,又逢上好天氣,.一天卻只出一次海的他有些不解。於是,他就告訴漁夫如果每天能多出幾次海,所得就能有些結餘,日積月累,有朝一日,便可擁有可觀的財富,他試圖說服漁夫,最後抑制不住激動地說:「然後就可以悠然地躺在這裏,在陽光下打喧睡覺,眺望迷人的大海。」漁夫聽罷,說道:「你說的那些,我現在一樣也不少。我現在已經悠然地坐在海邊,要不是被你吵醒的話,我還能睡得更香呢!」正如《中庸》裏所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君子待人接物,對待生活採取的是順其自然,不違背天命的態度;而小人卻受欲望的牽引,為得以滿足,而逞人力之強。此處的君子小人並不包含現代漢語中的褒貶之義,只是代表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不能以是非論之,卻可以辨別高下。很多人勤勤懇懇地工作都是為了將來不用再工作,因此放棄了許多可以正常享而得到的快樂。可最後卻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孜孜以求的東西,離自己並不遠,可以輕易地得到,只是自己沒有去發現,或者放棄了這種權利而已,努力拚搏,繞了一大圈,最後只是回到原來的起點。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結果。而另一類人,屬於樂天派類型的。《易經》裹有句話:「樂天知命故不憂」,這句話頗能啟人深思。有的人對生活能舉重若輕,能處變不驚,懂得生活的情趣,苦樂隨緣、心無增減,不去強求什麼。這是另一種生活態度。對待生活,貴有一顆平常心。只有這樣才不會在生活中辜負上天對我們豐厚的贈予。古語有言「太上忘情」,說的也許就是最為難能可貴的一顆平常心。簡樸往往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明志以致高遠。武俠小說中,大凡上成的武功和心法,往往反璞歸真。生活中的世人也如練武,練的是心性罷了。世上難走之路,莫如心路。崎嶇坎坷,酸甜苦辣。並非什麼阿Q精神,而是心性的磨煉。最容易跟你過不去的人,往往是自己,當身處逆境時,當心陷迷茫時,當遇到心結解不開時,別為難了自己,給自己的心留分餘地吧。經歷的過程,也是成熟的過程。

真心的人最幸福

我們常聽到有朋友抱怨愛情前後不一的樣子... 追求時是多殷勤,而追到手後卻失去了當初的熱情... 女人開始懷疑男人有新歡... 男人認為女人無理取鬧... 分分合合中..... 愛情的品質直直滑落........ 我們也常聽到... 許多人大喊:我只要細水長流的愛情,不要轟轟烈烈的愛情! 但是,似乎看到的每一對情侶總在一開始就愛的死去活來,天天膩在一起... 不然就是電話講個不停,一付我可以為對方犧牲一切的模樣... 愛情總在一開始猛烈燃燒,卻常常燒成灰燼 ~ ~ 我常會思考一個問題:我愛的是這個人,還是愛上愛情的感覺? 通常有一半的人是戀上愛情的感覺... 所以當他們在沒有情人時總是感到空虛寂寞,直囔著想找個人來愛... 假如再更講究一點,還會加個“ 要對的人來愛 ”的條件,以表自己的“寧缺勿濫”! 但說穿了,只不過是想找人填補心中的空缺,找個愛自己的人... 因為沒有被愛就活不下去! 而另一半則是真的愛這個人,他們願意付出,就算對方會粗心大意的乎略自己... 也不會一直比較誰愛誰多... 假如哪天對方離開了,也不會因得不到而來個玉石俱焚... 我會告訴愛我的:請用“心”來愛我! 別用你的感覺來愛我... 感受被一個人疼,不要每天專車接送... 也不是要甜言蜜語... 更不是夜夜激情... 要在乎的,是對方看自己的眼神! 跟你在一起時,他的視野都是你... 有熱情、有欣賞... 當不在身邊時,他的心中是惦記的,有思念、有相信! 兩人在一起不是要相互牽絆... 我們說牽掛牽掛,是牽引著自由去將愛情掛在內心深處... 假如對方表示他因為想你而一整天茶不思飯ㄦQ... 那代表在愛情裡,他還不夠獨立! 這樣的情人很多,而他們也終會真正屬於某一個人、某一段感情... 找到願意接受另一個人將夢想建築在自己身上的,這是其中一種愛情形態! 而在愛情中,的確是很難將兩人分的清楚... 因為畢竟愛情是兩人一同創造出來的,是兩個靈魂交錯的光合作用... 只是,不要忘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顆心依然在胸口掛著... 而思維更是專屬的! 雖然一路上會有形形色色的人陪自己走過... 但唯有自己是陪自己全程走完... 不忠於自己,那要對誰負責? 假如兩人在愛情中都失去自己,為了對方改變自己... 看不到獨特性,久了愛情會像間只賣cappuccino的咖啡店... 沒有其他口味的驚喜... 承諾,是愛情的某種制式語言,可能說天荒地老... 可能言海枯石爛... 但往往再多的保證都留不住已變的心... 頓時承諾成了刺耳的諷語... 不管自己是承諾的給予者或接受者... 最後的解釋只剩力不從心! 我從沒給過關於未來的承諾... 因為我連下一秒的雲彩都無法預知了? 怎能告訴另一個人我們的將來有多美? 就連要給我承諾我也要不起... 只怕是期待越高,失落越大....... 山頂的風景很美... 但是不管是跌下來或是走下山,都比上山痛苦! 相愛不難... 但是愛已兩難時,卻苦不堪言~ ~ 先給自己承諾吧! 承諾一下自己會愛多久??? 承諾一下愛有多真??? 承諾一下怎麼讓愛幸福??? 假如,連對自己的承諾都給不了... 怎有權利去對別人的未來負責? 怎有能力去給別人快樂? 一顆裝滿愛的心... 是熱忱的、是傻氣的... 假如遇到另一顆對的心,那便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事了! 我們往往無法與最愛的人相愛到老... 卻能選擇與最懂自己的人相守! 這何嘗不是種最美好的過程? 我們能求的不多,無非是種穩定與真心... 用心是一切付出的基礎! 激情後的溫暖是真的... 絕望後的領悟是痛的... 我們都該讓真心起飛 ~ ~ 別再問愛人與被愛哪個幸福 ? 我只能說,真心的人最幸福!!!!!!!!!!

白木耳是養顏秘方

白木耳是養顏秘方來吃白木耳養顏吧!白木耳是養顏秘方,卻鮮少人知道。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內膠質(膠原蛋白)會漸漸流失,然後皮膚漸漸鬆弛,失去彈性。 至於如何補充膠質(膠原蛋白),用擦的是沒用的,因為膠原蛋白是大分子,用擦的只能到表皮層增加皮膚保濕度,無法補充到真皮層失去彈性的肌膚。所以要用吃的補充膠質(膠原蛋白)如果以現在女性在乎身材為前題,白木耳絕對是補充膠質的最佳食物首選。白木耳富含的植物膠質絕不輸燕窩之前是聽人家說,有錢人吃燕窩,沒錢人吃白木耳。 但最近我看雜誌說,辜家二少爺辜仲瑩也是早上吃一碗,煮爛不加糖的白木耳保養皮膚,頓時覺得自己真是有眼光,所以我覺得話應該改成:外行人吃燕窩,內行人吃白木耳。至於如何煮白木耳:1.我是去超市買盒裝"黃"木耳,(千萬不要買純白木耳, 因為純白木耳煮不爛)。2.拿1片去泡冷水泡軟(可先去除底部較黃部份)約30分鐘。3.倒掉前兩次泡黃木耳的水, 因為有些腥味。4.然後將黃木耳加水放進果汁機打爛。5.再將打爛的黃木耳放進鍋裡煮約一個小時。(水加多少自己斟酌, 我自己水不喜歡放太多)6.如何調味也看個人需要。(加龍眼乾紅棗,加蓮子糖水,?lt;/s! pa! n>單加糖水,加蜂蜜,加果糖,或冰糖 ...)我一星期煮1片約可吃五天。一天吃一碗,當妳照上面方法,用果汁機打爛黃木耳去煮,妳會發現:吃起來根本跟外面賣的即食燕窩一模一樣。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搞不好許留山的燕窩,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真是無從考證起!所以愛美不假手他人,自己來煮白木耳養顏吧!

如何使用WORD的索引功能

如何使用WORD的索引功能

2004-03-30 15:02 作者: 宮建春 出處: 天極myhard 責任編輯:vapor

  索引是根據一定需要,把書刊中的主要概念或各種題名摘錄下來,標明出處、頁碼,按一定次序分條排列,以供人查閱的資料。

  它是圖書中重要內容的位址標記和查閱指南。設計科學編輯合理的索引不但可以使閱讀者倍感方便,而且也是圖書品質的重要標誌之一。

  WORD就提供了圖書編輯排版的索引功能,現將其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如何標記文檔中的索引項

  要編制索引,應該首先標記文檔中的概念名詞、短語和符號之類的索引項。索引的提出可以是書中的一處,也可以是書中相同內容的全部。

  如果標記了書中同一內容的所有索引項,可選擇一種索引格式並編制完成,此後 Word 將收集索引項,按照字母順序排序,引用頁碼,並會自動查找並刪除同一頁中的相同項,然後在文檔中顯示索引。

  以標記文中的唯物主義為例,先用滑鼠選定文中唯物主義四字,然後執行插入功能表下的索引和目錄

  出現對話方塊後,選擇標記索引項,出現下一個對話方塊後,選擇標記最後執行關閉這時在原文中的唯物主義二字後面將會出現“{XE "唯物主義"}”的標誌。

  按一下工具欄上的顯示/隱藏按鈕,可把這一標記隱藏或顯示出來。如果你要把本書中所有的出現唯物主義的地方索引出來,可在出現第二個對話方塊後,執行標記全部

  這樣全書中凡出現唯物主義的頁面都會被標記出來。索引的格式可自行選擇,排序方式有筆劃拼音兩種,默認項是筆劃

  如何提出已標記的索引項

  當做完上面的索引標記之後, 就可以提取所標記的索引了,其方法是,把游標移到書的最後邊,然後執行插入功能表下的索引和目錄”,此時,一個索引就出現在游標處。

  如果你當初選擇的是標記全部,則索引會標記出你所索引的某個詞都出現在哪一頁上。一個索引詞在同一頁 中出現多次,索引為節省頁面,只會標記一次,並按筆劃或拼音進行了排序。

  這樣你就可以按照索引的提示查找有關頁面的內容了。

  如果你要對生成的的索引格式進行編輯調整可在索引對話方塊中對有關專案進行選擇、自定義或更改。通過選擇相應的選項卡,選擇不同的索引格式。

如何將@、*、¥之類的符號標記為索引項

  首先選定文檔中的單個符號。然後執行索引命令,在出現的對話方塊中的“主索引項”框中,緊隨此符號鍵入“;#”,最後單擊“標記”按鈕。

  編制索引時,Word 將符號放在索引的開始部份。如果所選索引格式包含用於字母組的標題,則符號將歸為一組,置於數位標誌 # 標題之下。既可以刪除該數位記號,也可用“符號”等其他標題來替換它。

  如何更新索引、目錄

  一般情況下,要在輸入全部文檔內容之後再進行索引工作,如果此後又進行了內容的修改,原索引就不準確了,這就需要更新索引,其方法是,在要更新的索引中單擊滑鼠,然後按 F9 鍵。

  在更新整個索引後,將會丟失更新前完成的索引或添加的格式。

  如何處理索引的頁碼和文檔中的頁碼不相符。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單擊索引後再按 F9 鍵, 即可對其進行更新。

  如果進行了索引之後,文檔中顯示 XE TA 域等隱藏文字,請單擊“顯示/隱藏”按鈕可將隱藏,然後更新索引。

  如果文檔包含以隱藏文字格式出現的分節符號或分頁符,則請刪除隱藏文字格式,然後更新索引,這樣頁面顯示就清晰美觀了。

好事吸引力

好事吸引力

~~~~~

這是一個古老理論,卻是新顯學

祝你心想事成!是祝福朋友很棒的吉祥話。然而,很多人「心想」,卻無法「事成」:「我每天都很想中樂透,為什麼還是發不了財?」「我很想減肥,可是體重還是天天增加!」「物價上漲,我跟老闆要求加薪,卻換來一頓臭罵!」……心想,要如何事成?現在,讓二十五位名人教你,打破三大迷思,簡單做到心想事成!

文/林亞偉、呂燕智

你看了《秘密》(The Secret)沒?

去年六月開始,很多人以此互相問候,其中有外資分析師、創投董事、麥肯錫主管等。甚至,台大EMBA同學聚會,都以該書的DVD為主題進行探討。在短短一年內,這本書在美國發燒,並一路紅到台灣。從董事長、奧斯卡影后到計程車司機,都在探索它。

在美國,它短短一年就賣出將近八百萬本,是二○○七年亞馬遜書店暢銷書第二名,僅次於《哈利波特》完結篇。該書作者朗達‧拜恩(Rhonda Byrne),更因此被《時代》雜誌選為二○○七年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在台灣,該書去年中出版後,連印四十三刷,銷售逾三十三萬本。

雖然書名為「秘密」,但翻成白話文,就是教大家「心想事成」;翻成英文就是:「Thoughts become things」。

該書大意如下:

一、生命的偉大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

它是宇宙最有力量的法則,就像阿拉丁神燈的巨人一樣,對我們有求必應,可以帶給你任何你想要的幸福、健康、財富、人際關係。

二、所謂「吸引力法則」就是,思想具有磁性,並且有著某種頻率;當你思考時,那些思想就會送到宇宙中,然後吸引所有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

因此,你當下的思想,正創造你的未來。不論你心中想什麼,你都會把他們吸引過來。

三、如果你想改變生命中任何事,就藉由改變你的思想來轉換頻率。

更進一步來說,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你身在何處,曾發生什麼事,你都可以開始有意識的選擇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生命,根本沒有所謂的絕境。

「秘密」的概念,其實並不新,它強調思想的力量,與古人的論述殊途同歸。

譬如,儒家也曾說:「存乎中,行於外」;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訓示:「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二十世紀中盛行的新思想運動(New Thought Movement)也告訴人們:「勿輕忽思想的力量,因為心念、想法會帶來後果,影響一個人的身體與心理。

然而,為什麼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秘密現象」如此發燒呢?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王浩威分析,人們時時刻刻需要激勵。而這種激勵,在當今的不景氣年代,來得正及時。他還記得,一九七○年代的石油危機,台灣同樣有一本暢銷書《人生的光明面》,當時印行將近一百刷。該書作者是一位牧師,他相信,所有的問題,都能透過積極思考,透過信仰來解決。這是更早版本的「秘密」,教大家相信心想事成的力量。「《人生的光明面》熱潮,就像今天的《秘密》。」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韋格納(Daniel M. Wegner)說,對缺乏自信、憂慮大環境的人們來說,「神奇的想法」(magic thinking),很容易被埋單。

而《秘密》,就是把古老的論述包裝成一種神奇的想法。它告訴你,心想事成一點都不難,只要你去「想」,你就做得到。因此,它迅速成為人人渴求的解藥。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她的一生,就是心想事成的標準教案。

出身美國南方貧苦家庭的歐普拉,十三歲因被性侵產下一子(嬰兒出生不久即夭折)。三十歲的某一天,她翻開了甫獲普立茲獎的小說《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書中描述一位黑人女性,勇敢反抗丈夫欺凌,毅然走出家門獨當一面,最終贏得美好人生,當下,她被震懾住了。

心想事成標準教案——歐普拉 從貧苦黑人女子,躍上銀幕變紅人

她想像著,自己終究也能如書中人物一般,打破先天的障礙、美夢成真。她的「想」,不是空想,而有著十分具體的畫面,並且持續不斷。「我完全著迷了,無論吃飯、睡覺,腦子裡想的只有《紫色姊妹花》」。她一遍又一遍的閱讀這本書,揣摩書中人的心境,說著書中的對白。

因為不斷的想,吸引力法則在她身上啟動了!

隔年,「我接到生平第一通製片公司打要我參加試鏡的電話,果真,就是《紫色姊妹花》!」雖然試鏡後,幾個月都沒有消息,但她每天都向上天祈求自己能參與演出。

「然後有一天,我接到了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好萊塢名導演)的電話,他要我隔天就到他加州的辦公室報到。」 她回憶,「從那一刻開始,就是那一刻,我的人生從此改變……因為我知道是我自己將《紫色姊妹花》吸引到生命中的。」

「吸引力法則」在歐普拉身上迅速發酵,她不但因該部電影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所主持的「歐普拉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也開始在全美聯播。她更從二○○四年開始,連續四年獲選為美國《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一個思想,可以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歐普拉在脫口秀中兩度採訪《秘密》作者,更在創辦的《歐普拉雜誌》中推薦,「過去二十一年來我希望與觀眾分享的想法,其實就是這個,只是我沒有稱它為『秘密』罷了。」這本書也在她加持下,知名度迅速打開。

心想事成,到底難不難?仔細探究,只要你能打破三大迷思,其實,一點都不難。

第一大迷思:不知該想什麼、如何正確的想

心想事成的關鍵在於「想」。

你的想法必須符合兩大前提:「一、這是現實中可以達成的願望。二、這是可操之在己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提醒。

換句話說,中大樂透這種心願,並非操之在己,因此,無論意念多麼強烈,很抱歉,也無法成真。「必須回到現實感的層面,」王浩威也指出。

然而,符合上述前提後,許多人的願望清單可能一張A4紙也列不完,你每天的念頭也可能有上千百個,你想要哪一個?

「當你每天在想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本身的天賦,或是你本身的才能在哪裡,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內在的心裡,都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詹佳真強調,重點是要清楚、重複不斷的在腦海裡跟自己對話,才能夠清楚找到自己的願望標的。

「你最常想的,最常把焦點放在上頭的,將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中,成為你的人生。」

誠如《秘密》一書所說:「你所吸引的,正是你意識中最主要的思想。

根據統計,大腦每秒鐘會處理高達四千億位元(bit)的資訊,但人們只能意識到其中大約兩千位元!因此,如果你無法從無窮的欲望中,釐清自己最強烈的願望,那麼,抱歉,你的想法,很快就會被淹沒在一堆資訊裡,你所發出的吸引力頻率也將是混雜的,無法成事。

因此,想,並非只是空想、妄想、天馬行空的想,而是專注、認真的想。

第二大迷思:光會想,卻沒有執行力

找到正確的願望標的後,不代表你就會起而行。事實上,許多人卡在第二關:執行力。

英國健身協會曾統計,許多會員立下「瘦身」、「維持健康」等新年新希望,而在一月份加入俱樂部,並預繳一年會費。但到了第二個月,竟有三成的人連一次都沒到;到了年底,四成的人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正代表欠缺執行力!

因為,「改變是困難的,」詹佳真說。根據舒適圈理論,要讓一個人走出舒適圈,樂於改變,必須要有夠強的動機。而這個動機,也要透過「想」。

當你確定願望標的後,必須不斷去想像你已經擁有它的美好。因為你的力量繫於你的思想,唯有時刻感受這個美好,你的大腦頻率才會放在正確的事物,指揮全身朝這方向前進,並因美好的感覺,產生源源不絕的執行力。

在腦神經學上,這也是有所據的。當人們不斷重複想某件事時,腦中某些神經細胞,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關係。例如,如果你每天的情緒都樂觀積極,就會刺激該模式的神經突觸生長,不斷為該模式的神經網絡進行接線和整合,長期下來就成為固定的情緒模式及思考慣性;大腦若能建立正向的連結模式,就可全力督促執行。

換句話說,腦裡的所思所想,是否持續與專注,將決定你的執行力強弱。沒有執行力,再會想,都是空談。

然而執行的過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遇到挫折時,若不及時調整,將使自己越挫越低落。

第三大迷思:受挫時,不懂得調整負面情緒

從心想,到事成,這是最後一關。多數人遇到挫折後,可能陷入負面情緒,一旦你的想法聚焦在負面事物上,也將吸引負面事物向你襲來,最後功敗垂成。

從大腦構造來看,這個推論也是成立的。詹佳真指出,當你憂鬱的時候,你的大腦右前額葉會有較強的電流活動,這是掌管你退縮、負面情緒的樞紐。此時,你的認知可能會因此變差,注意力、思考力、判斷力會降低。反之,當你心情好時,掌管積極情緒的大腦左前額葉,就會比較活躍,產生積極正面的思考。

然而,「激勵理論」學者寇菲(Cofer)研究指出,人們遇到挫折時,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一○%。

「因為創傷經驗,讓自己一接觸相關的挫折,就會潛意識的拒絕。」詹佳真解釋。此時,你需要利用重播、秘密移轉物等心理學上的小技巧,讓自己重新調整到正向的頻率,才能心想事成。

今年一月底,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來台演講,為了證明信念的力量,他準備了一支支仿製孔雀毛的長條羽毛,要求聽眾用一根指頭,把這根羽毛給立起來。

怎麼可能呢?聽眾納悶著,多數人失敗了。但彼得‧聖吉說,「再試一次!這次,你專心只看眼前美麗的花紋,是不是比較容易持久呢?」結果,很多人成功了!「不要只看你立著羽毛的那根指頭,要把眼光專注在美麗的遠景、美麗的羽毛上,比較容易持久。這,就是正面的能量在發生。」彼得‧聖吉這樣說。

管理大師口中的「正面能量」,正是讓每個人得以心想事成的最後一哩路。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也常教導學生要敢於做夢,相信「心想事成」。他認為,在不斷的「心想」過程中,你會持續的解構自己的缺點,並進一步建構自己突破缺點的能力,逐漸接近自己設定的心願。

不止歐普拉、彼得‧聖吉是心想事成的提倡者,在台灣,我們也找到七個心想事成的例子,他們因為知道這個秘密,而獲得他們想要的財富、關係、成就、健康。

儘管物價上漲,景氣不佳,然而,請你勇敢為自己許願,大聲向宇宙下訂單,祝自己今年心想事成吧!

心想事成的簡單步驟

1.釐清願望

弄清楚你到底要什麼?這真是你想要的嗎?

如果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你將發出混雜的頻率,吸引的也將只是混雜的結果。

不過願望必須是:1.人生中可實現的;2.操之在己的。

2.向宇宙下訂單

確定願望後,請大聲且明確提出要求。

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認為,人們使用的語言模式會影響心念,進而影響個人所散發出的能量。善用正確造句法,你也可以讓自己的話更動聽、成為正向頻率的發射器。

3.專注自己的願望

必須透過注意力的提升,才能增強你對願望的頻率、能量。

許願文:將心願寫下來,並詳加描述希望它帶給你的感覺,如有自信、受人重視、富足等。

願景板:將自己希望擁有的東西(名車、情人等)的照片,貼在海報或是布告板上,放在經常看得見的地方,並進行觀想。

觀想:在腦海中想像一個「你已經實現夢想」的畫面,並且仔細體會它帶給你的愉悅感受。

4.重新調整頻率

一旦事與願違,焦點就會轉移到負面想法。你必須隨時維持在正向頻率。

樂觀的現實感:允許自己從實現小心願著手,再逐步調高難度,關鍵是一路保持樂觀,發揮正向吸引力。

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例如不要將焦點放在「減重」,而是放在你理想的「完美體重」上,試著感受你擁有完美體重時的感覺。

重播一次:想想一天中是否有讓你感到洩氣時,請改用讓你感到滿意、舒坦的方式,在心中「重播」一次。

準備「秘密移轉物」:預想或寫下可輕易改變你感覺的事物,如美好的回憶、愛的人、未來憧憬等。當沮喪時,讓焦點改變,就能轉變頻率。

5.感覺即將擁有

你必須感覺很好:你已經上路了,感覺你正在接收你希望擁有的東西,或是正逐漸成為你希望的形象。接收的感覺將加速讓你心想事成。

模擬未來生活:以減重的人來說,既然你已向完美體重邁進,就不應該再去購買目前體型所穿的衣服。想要更富裕的人,應該刻意去看喜歡的東西,並且對自己說:「我付得起,我可以買下它。」

你要這樣說 心想事成造句法

要說「我決定……」:例如「我決定要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關係」、「我決定要升官加薪」。當你說出「我決定……」時會散發出強大的正面能量。

用「現在進行式」取代「現在式」:與其說「我擁有百萬財富」,不如說「我正朝向擁有百萬財富的方向前進」。因為當你說了一件不真實的事,會感覺自欺欺人,同時會產生懷疑的負面能量。

啟用「反問法」:當你聽到自己說「不」時,反問自己「那我要什麼?」與其想著「我不要過著貧窮、買不起奢侈品的生活」,不如告訴自己「我希望過著富裕,總是買得起各種東西的生活。」

不要這樣做 心想事成的5大禁忌

為其他人許願是無效的:唯有當事人自身發出的意念、觀想,才能引發切身感受,進而啟動吸引力。

少用「別」、「不要」、「不是」等字眼:這些字一旦在腦中出現,你的心念反而會聚焦在不想要的事物。

不可「想到才做」:請每天花一些時間觀想你的心願,讓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不要一直追問願望何時才能實現:當你專注在時間點上,你只會感覺時間總是不夠用,散發出焦慮、懷疑的負面能量。

不要畫地自限:毋須將時間浪費在藉口上,當腦中浮起「我做不到是因為……」的念頭時,請想想與你有相同狀況但卻達到目標的人。例如,你說:「我無法瘦下來,因為遺傳了家中的肥胖基因」時,請想想是否有人出身胖子家族但依然苗條。

商業周刊電子報200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