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讀書的技巧

作者:詹姆斯‧狄斯(James Deese)
摘自:齊瑪克(Laird S. Cermak)著,《如何增進記憶》。臺北市:桂冠,民80,頁112-137。



大多數學生都要改進其讀書習慣,但是改進讀書習慣的最大阻力是缺乏適當的讀書動機。如果學生都能明瞭優良讀書習慣與在校良好表現對於今後事業成功之重要性,必定會較現在更用功。
排定讀書日程
排定工作日程表 計劃週詳的日程表,可以節省時間,如果自認為研讀不夠充分,那麼有固定研讀時間的日程表,將會有所幫助。這並不需要剝奪其他活動的時間,若能妥善將日常生活時間予以得宜的分配,將有更多的讀書時間及更多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
多少時間? 要找出適當的研讀時間必須估量個人之能力與讀書習慣。做此估量時,最好尺度要嚴謹,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智慧、閱讀速度、工作能力等,都估計過高,因此對於在分配的時間內能完成多少工作將有嚴重的影響。其實,對於吃飯、睡眠、消遣方面應分配充分的時間;除非有充分把握,不可過份「苦讀」,因要求過份,反而會使人整個停擺。在排定了日程之後,應時時檢查,以決定各種活動是否分配時間過多或過少。
沈靜下來讀書 有很多學生定了日程表,卻發現並無效用,原因是不能沈靜下來讀書。消磨時間,乃是有效研讀的重要障礙。如果有這種問題,可循以下方法逐漸改善:開始時將研讀時間盡量縮短,中間插入休息時間;但須確定在研讀時間內安靜研讀,因為較短時間有效研讀,比無目的之漫長研讀時間更為重要。一旦習慣了容易實施的作息時間之後,即容易漸漸將工作時間延長。
在何處讀書? 一般而言圖書館雖是良好的讀書地點,但有些人能在自己的房間裡,甚或公園的長椅上,有效的讀書。若在自己房間裡讀書,房間裡必須有讀書的設備。最好的位置是書桌,不是床鋪。桌上不宜放置畫片或紀念品,面對牆壁比面對窗戶或門更能減少分心。
讀書的技巧
或許最好的一套原則載於《流覽、問題與三R法》一書中。此書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分析與解決學習問題的專家苦心擬定的。此種方法包括5項專門步驟,即流覽(Survey)、問題(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複習(Review)。
流覽 在開始讀一章時,先流覽各節之標題,用此種方法,就可知道該章概要;而其中的圖解或摘要,亦可做為流覽的一部份。流覽可以增進了解與學習新資料的能力。
問題 有些書在每章末均附有複習問題表。然因學生們常不了解問題的價值,因此常成為書中最被忽略的部份;所以書中所附的問題部份,應加研讀並嘗試解答。此外,可試將各節之標題轉變成問題,然後以尋求答案的態度去研讀該節。提問題的好處其一是保持對讀書的興趣;另一好處是使人在學習程序中,採取主動地位,而非被動消極的讀書。若能在教師測驗之前先行自我測驗,則在正式考試中,必能獲得較優的成績。
閱讀 閱讀時應時時自我提醒,對所讀的東西是否確已了解,並去記住所讀的東西。此外,對於正文以外的每幅表、圖解或其他插圖等,均須詳加閱讀。
背誦 為確保對於所讀的東西能充分理解與記憶,每讀一段時間之後,就應回憶一下已讀的東西─可否不再翻閱而說出概要?換句話說,此種方式也就是將已讀的東西加以背誦。若能運用一部份的時間來背誦,將比所有時間都用於閱讀上的學習效果更佳。在為準備考試而複習時,也應將背誦作為複習程序中的主要部份。背誦可使人集中注意力,其次,可以糾正錯誤或察覺弱點,進而在第二次閱讀時多下些工夫。至於應花多少時間在背誦上,應根據科目而有所不同,例如學習某些法則、項目、名稱、定律、公式等,背誦的功用最大。
複習 複習可以增進記憶。複習最佳的時機是學習之後及考試之前。但如能在此二時機之間複習一兩次則更佳。考試前的複習,不應擠至考試前的最後數小時,因為此時的複習可能過份沈重,無法獲得平時複習所獲得的效果。
應試
應試的惟一妙法,只有「做充分準備」。至於答題技巧方面,對於選擇題應細心閱讀,並慎重解答。最好先將試卷從頭到尾閱讀一遍,凡有把握的答案,均立刻解答;不要對有疑難的問題花費過多時間,因為其得分並不比其他問題多,浪費過多時間,將使其餘問題無法完成,或因匆促解答其他題目而產生了原本不會犯的錯誤。而問答題著重於資料的了解、編排與記憶。在下筆前,應先將資料在腦中加以考慮與編排;解答問題,務求能針對要點,對於不相干的資料與離題太遠的敘述,均應盡力避免。最後如有剩餘時間,最好將全部答案重新閱讀一遍,並修正需要修正之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