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就是協助人們「找面向、看問題,並得出有依據的解答」的方法。學會邏輯思考,除了可讓你的論述更有說服力外,也可讓你一眼看穿似是而非的言論。
現場1:年度主管會議上,正在探討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的產品線裡,沒有以50歲以上熟齡市場為目標的產品,所以我們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開拓新市場……」
現場2:產品A在便利商店賣得很差,產品經理卻還是鋪了大量的貨,導致每個月退貨量都很高。
產品經理表示:「雖說銷量不佳,但因為便利商店是最容易和消費大眾接觸的通路,多鋪點貨才能提高產品能見度。」
現場3:公司要舉辦員工旅遊,總務部長請你評估理想的去處。
「內灣適合健行,還有螢火蟲可賞!不然去海邊好了,墾丁怎麼樣?不過,花蓮泛舟好像也很刺激耶……」
看完上述3個現場的回答內容,你是不是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怪怪的」?
在現場1裡,發言的主管自認發現了一個公司尚未跨入的新市場,因而做出了建議。但是,難道只因為既有產品線裡沒有鎖定熟齡族群的產品,所以公司就該進入這個市場嗎?是不是應該先更深入了解50歲以上的消費市場,並且評估公司在進入之後可獲得哪些好處、又該從哪個產品面向切入呢?以片面的觀察或感覺當理由,然後就搖旗吶喊要大家往前衝,是絕對沒辦法說服老闆投入資源的。
同樣地,在現場2裡,「多鋪點貨」和「提高產品能見度」確實有因果關係嗎?便利商店的貨架空間畢竟有限,銷售狀況差的產品無論鋪再多貨,也只是堆放在倉庫內,根本達不到產品經理自以為的廣告效果。
至於現場3,充其量只能說發言者的點子很多,但終究沒能提出具體的建議,遑論回答總務部長更想獲得的資訊了:「每個人的費用多少?」「路線怎麼安排?」「住哪裡?」「活動性質適合每個人嗎?」這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答案,不僅缺乏架構,更常有疏漏,當然也就毫無參考價值。
在職場上,「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合邏輯」的現象很常發生。這類似是而非的言論,不是東拉西扯、答非所問;設想不夠周延,缺乏結構和完整性;就是理不出因果關係,只以「我覺得」當做立論基礎,導致答案和問題之間毫無關連,直讓聽者忍不住想大罵:「你到底有沒有帶腦袋來啊!」
邏輯是通往解答的捷徑
要破除這種思考的瑕疵,讓論述有說服力,依靠的就是「邏輯」(logic)。
所謂「邏輯」,是指有系統地切分問題,然後按理引導出結論,並視需求而定,提出使結論正當化的論證;而「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則是掌握、整合事物的整體及其部分之間的關係,再依循道理思考。簡單來說,邏輯就是協助人們「找面向、看問題,並得出有依據的解答」的方法。
舉例來說,當你接獲「產品賣不好,怎麼辦?」這樣一個問題時,你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解決?還是憑直覺就提出「找廠商壓低成本」「努力打開新通路」等解決方案?但問題的根源會不會是出在產品力不夠,與成本和通路無關?
無論你的困難點是什麼,只要你提出的說法或做法,讓周遭人覺得沒有根據,根本是胡來蠻幹,你所傳達的訊息,就缺乏說服力和一致性。
碰到問題,卻想不出對策,更顯出邏輯思考的重要性。因為只要先自問「為什麼」「做什麼」「如何執行」等問題,就能初步釐清問題發生的源由,再將渾沌龐大的問題,拆成多個有明確方向的小問題;最後再將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畫成樹狀圖或選擇枝,以檢視自己思考是否完整、重複或遺漏,如此就能提出具說服力又可行的解決之道。
邏輯不是詭辯,是用證據說服他人
近年來,包括《思考的技術》《金字塔原理》等邏輯思考相關書籍十分暢銷,顯示自覺邏輯不好、想讓自己更有邏輯的人很多。
然而,一聽到「邏輯」兩字,人們心中往往立即浮現「白馬非馬」這類深奧的哲學思辯,或複雜的數理推導算式,因而心生「好難啊!」的恐懼。
其實,不管是「金字塔原理」或一般人熟悉的「歸納法」「演繹法」,都只是幫助人們更靈活運用邏輯的工具之一,不要劃地自限地認定,非得先學會一套複雜的理論或方法才能懂邏輯。
邏輯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出「理由的有效性」,讓聽者了解提案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又有什麼證據能支持?」當這三者你都能明確地說出所以然,就是具有說服力的答案,也就是「有邏輯」。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