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密語是?望天空 空望天 天天有空望空天。寧靜致遠~音樂使人怡情,歷史使人明智,詩詞使人巧慧,算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像天上那顆啟明星,既然是在眾星黯淡的清晨,依然執著的閃亮于天空中,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要仰視他,無論什麼樣的事,也無法影響他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認識食品添加物
對大多數的民眾來說,看到工廠裡髒亂不衛生、蒼蠅多、使用太多鹽、色素等等,知道那是不健康的。但添加物是何物?未曾聽聞的種種白色粉末,因為化學、化工的發明,改變了我們的飲食,整個生活環境裡的食品生產線幾乎已經被吞食,自古傳統、遵循自然的法則全都不見了。
從讀書會中認識添加物
退休後,我參加合作社的讀書會(由組織部二仰帶領,我們先從《無毒保健康》、及《恐怖的家庭有毒物質》兩本書讀起。)期間我們會請檢驗室的同仁閏蘭為我們解答一些疑問,如飲料製作、奶油球製作等,閏蘭找出資料,由二仰張羅化工材料分配給小組成員,讓我們實際操作。更希望大家把心得帶回去在自己的站所或班裡推廣。
在本文裡,我要跟大家報告我們讀書會所共讀的《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一書。作者安部司說:廠商以廣告,創造了新的飲食文化!消費者懶得動手煮一頓飯,買現成的加工品或者是熟食,方便、省事又便宜。他提醒大家,買食物要懂得看材料標示,添加物的化學名稱太多了!不用記住化學的專業名稱,可是一定要明白那就是化學添加物。
便宜、快速、大量生產的要求,添加物食品充斥市面
在本書中,第一章談加工食品如何製造,如魚板、明太子、火腿、低鹽酸梅……等食品。若使用傳統人工方法製造,一、必須選用新鮮上等材料才能做出好貨(成本高)。二、要有真功夫的師傅,費時費力才能做出,無法大量生產(師傅難培養,成本高)。為了因應大賣場需求、量大,及特價行銷,食品製造時開始使用化學添加物,如餃子皮加入乳化劑皮不會硬,加黏稠劑皮較有彈性;魚板製作時,只要使用冷凍魚漿,加上化學調味料及蛋白質水解物、大豆蛋白,變成超市熱賣添加物魚板;明太子是一種高貴的鱈魚子,如今使用二十幾種以上的化學添加物,製造出賣場的暢銷食品。其他的實例有待自己多次的詳讀,才不會健忘迷糊。
第二章談調味品的製作,如醬油、米霖、米酒、糖、醋……等,也因為添加物的應用,因此我們可以在超市、賣場買到便宜的調味品。例如醬油依古法要費時一年才能完成,使用添加物則只需一個月。真材實料價錢高,化學添加物便宜許多。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食品加工廠內的員工,不敢吃自家生產的食品,原因是他們親眼看到化學添加物的加入過程。而這些化學科技人才呢?相信他們都知道其毒性,會危害人體,然而拜市場的需求不敢公布事實。連政府單位也在財團圍剿下不敢聲張執行,導致今天致癌率高,洗腎人口也多。
第三章:看不見、難以察覺的食品添加物有這麼多,如咖啡奶油球,用小盒子裝(小容器只要30平方公分以下無需要標示), 因此,可隻字不提牛奶,而它確實不是「奶」,只有水、油與白色粉末調製成,風味不輸鮮乳,價廉物美任君取用。而材料標示有「合併標示」:所謂抗氧化劑、胺基乙酸、調味劑(氨基酸)等,在每樣名稱下都是近十種化學物質組成,這可都是依食品衛生法規定的。更難掌握的是市面上還有不少免標示的食品:如散裝零賣即便是在店內製造、販賣的東西,及加工助劑(如橘子罐頭製造,果皮是用鹽酸加氫氧化鈉來溶化剝除、鹽酸被中和了,無需標示)。
不知不覺吃下的添加物
第四章提醒大眾:每天不知不覺就吃下不少添加物,從一早買超商的飯糰,加火腿三明治,配上罐裝鮮果綠茶,中午來個超市便當、加生菜沙拉,配味噌湯。一天下來吃進的添加物多達6、70種。
第五章談:不能太相信祖傳的招牌!如果連鎖店急速加盟,他們的材料來源,有可能為了低價美味,就必須加以思索「添加物的食品」。例如:速食拉麵的豬骨湯、醬油湯、昆布湯、辛辣、蒜味、各種口味的基礎都一樣,應用三品一組(食鹽、化學調味劑及蛋白質水解物),要什麼口味全部都能調配出來。而果汁飲料的製作,怕的還是甜味劑有致癌可能,葡萄糖糖果液及阿斯巴甜過量飲用,會造成糖尿病及苯酮尿症患者的不適。
了解食物來源 少毒多健康
第六章講:食品添加物是生活中多少都會使用到的,如製作豆腐要用鹽滷,製作香腸要用亞硝酸鹽,製作蒟蒻之凝固劑是氫氧化鈣,發酵粉當中有重碳酸鈉該如何使用?允許使用到什麼程度?這是值得大家探討的。套一句《無毒保健康》作者陳修玲的話:「環境中不可能無毒?只是我們要如何少毒!」
如何減少吃加工食品,我們的心得是:在家動手做比較安全衛生,全家人共同做家事,更能珍惜食物的來源及享受美味,味覺會改變的,家庭氣氛也會跟著改善。當我們在分享心得時,周遭的親朋好友會相信這些訊息嗎?一般人不是五分鐘熱度,就是藉口一大堆!近來,國內爆發的塑化劑事件,其實僅是冰山一角。長期以來危害民眾的食品添加物的控管問題,終於浮出檯面,誠如台大食品營養教授孫璐西呼籲政府:應儘速立法,嚴管食品添加物之製造、添加,確實能為民眾健康把關。
(選自綠主張第95、96期,文/陳秀娥 林口班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