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吃不到,丑化得不到的東西。
一個是反吃別的,美化得到的東西。
心理防衛方式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因自己的真正需求無法達到滿足並產生受挫感時,為了消除和減輕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以此進行自我安慰。
消除受挫感 |
當遇到挫折時,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受挫感,較為典型的心理防衛方式是“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就像狐狸喫不到葡萄而說葡萄是酸的一樣,即丑化得不到的東西。“甜檸檬心理”,就像狐狸喫不到甜葡萄,隻好喫酸檸檬,卻硬說檸檬是甜的,即美化得到的東西。 這兩種心理防衛方式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因自己的真正需求無法達到滿足並產生受挫感時,為了消除和減輕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以此進行自我安慰。它反映了當事人的心理素質是具有某種消化受挫感的彈性,可以幫助人在遇到挫折時從憂傷中解脫出來,靈活地松動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目標,暫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防止行為上出現偏差。 逆境給人的受挫感固然會增添心靈上的痛苦,但也可能把人鍛煉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因此,掌握一套對付心理挫折的防衛方式,有助於恢復心理平衡。 |
資料來源 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70/1/class007000002/hwz18540.htm
酸葡萄和甜檸檬心理
合理化作用又叫掩飾作用,是指個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要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爲表現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來爲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迫處境加以文飾,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從而爲自己進行解脫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合理化作用是人們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其實質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證明行動的正確性,掩飾個人的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一般說來,每種現象或事件的發生,都可用許多理由與方法進行解釋。合理化則是從個體的心理需要出發,從一系列理由中選擇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別强調,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時候有個故事,說是一個吝嗇的主人帶了僕人外出,途經一所小店,主仆二入進去各吃了一碗面當作晚飯。作僕人的心想應該由主人付錢,就沒有自己結帳。作主人的礙于面子,勉强替僕人付了錢,心理却極不情願。出得店來,天色已黑,僕人點上燈籠,跟隨在主人身後,慢慢向前趕路。主人因爲剛才的事心裏還在生氣,使借題發揮,轉身對僕人說:“你打著燈籠,却走在我後面,我怎麽看得見路?”僕人一聽,提起燈籠,脚底加油,快走了幾步趕到主人前面照路。哪知氣喘未定,却聽見主人大吼一聲說:“你好大的膽子,居然走到了我的前頭,讓我變成你的跟班了。”僕人一聽,走在前面也不行,便後退一步與主人同行,JLl想這下可行了吧?誰知主人火氣更大,停下來說道:“好了,造反了,你這樣子與我幷肩而行,難道我們是平起平坐的嗎?”僕人無可奈何,只好低聲抗辯:“老爺,我走前也不是,後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請問老爺,您到底要我走到哪里呢?”老爺兩眼一翻說:“把剛才那頓飯錢還給我,你愛走哪里就走哪里。”這雖然是個笑話,却說明瞭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種看法雖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說出來的“理由”,而在于其本來的動機。
同樣的道理,人的行爲常常由許多不同的動機而産生。一般說來,越是發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爲出發點,在各種動機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類往往企圖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來解釋其行爲,以沖淡其潜意識中因自私衝動而引起的不安。這種在一系列的動機當中,選擇一小部分最動聽、最崇高,而且最適合“理性”的動機加以强調,企圖掩蓋其內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這一種原因而無其他,以使自己感覺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衛機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歲,隨著言語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已經會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歡用,所以聽起來常常覺得他們在强辭奪理。比如說,2歲的妹妹手上拿了一顆糖果,4歲的哥哥伸手就搶了過來,還沒等放到口中,妹妹就哭了起來,媽媽趕來追問究竟,妹妹一邊哭一邊伸手指哥哥手中的糖果,媽媽責駡哥:“爲什麽搶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將此合理化,說:“我不是‘搶’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開,怕妹妹吃壞了牙齒。”
合理化作用與外射作用不同。外射作用是將自己內心無法接受的感覺、動機及行爲歸于別人,以保持自己心靈的寧靜。合理化作用則在爲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過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過于人。比如.一位學生考試末及格,即歸咎于教師教得不好。其實,考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資不够、沒有用心聽講、準備不充分等等,幷不一定是教學問題。然而,承認前面任何一種理由,都會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歸咎于教師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謂“天亡我也,非我之過”。
合理化的另外…種表現是,在追求某一種東西而得不到時,爲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得爲自己找一個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常常將對方貶低,認爲幷非我追求不力、條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賣力,藉以安慰自己。《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說:“哼:那種女孩子,水性楊花,嫁給我,我都不要!”這種認爲自己得不到或沒有的東西就是不好的現象,即稱爲“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別相信“紅顔薄命”,也是這個道理。
另一種與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稱之爲“甜檸檬”心理。具有“甜檸檬”心理的人,不說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却百般强調凡是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檸檬,就認爲檸檬是甜的,這樣也可以减少內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說,有的孩子,天資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說“憨人有憨福”;有人被偷了,就說“失財免灾”;有的女子,姿色平平,嫁個木訥寡言的丈夫,却說“這才可靠呢!”這種知足常樂的心理防衛機制,不失爲一種幫助人們接受現實的好方法。所以說,合理化作用運用得當,可以消除心理緊張、緩和心理氣氛、减少攻擊性衝動和攻擊行爲産生的可能性。若運用過度,則會妨礙人們去追求真正需要的東西。
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礙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來處理問題。有位病人,懷疑鄰居故意與他爲難,製造聲響來騷擾他。于是强調鄰居應該和平共處、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但却時常批評他的鄰居不講道理、沒良心、罪大惡極……當他“覺得”鄰居在吵鬧他時,馬上凶狠狠地跑到別人家裏,高聲責駡,有時甚至動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認自己脾氣暴躁,反而認爲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相處,完全合理。 參考資料:http://www.epochtimes.com/b5/3/7/8/c13552.htm
合理化作用又叫掩飾作用,是指個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要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爲表現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來爲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迫處境加以文飾,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從而爲自己進行解脫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合理化作用是人們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其實質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證明行動的正確性,掩飾個人的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一般說來,每種現象或事件的發生,都可用許多理由與方法進行解釋。合理化則是從個體的心理需要出發,從一系列理由中選擇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別强調,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時候有個故事,說是一個吝嗇的主人帶了僕人外出,途經一所小店,主仆二入進去各吃了一碗面當作晚飯。作僕人的心想應該由主人付錢,就沒有自己結帳。作主人的礙于面子,勉强替僕人付了錢,心理却極不情願。出得店來,天色已黑,僕人點上燈籠,跟隨在主人身後,慢慢向前趕路。主人因爲剛才的事心裏還在生氣,使借題發揮,轉身對僕人說:“你打著燈籠,却走在我後面,我怎麽看得見路?”僕人一聽,提起燈籠,脚底加油,快走了幾步趕到主人前面照路。哪知氣喘未定,却聽見主人大吼一聲說:“你好大的膽子,居然走到了我的前頭,讓我變成你的跟班了。”僕人一聽,走在前面也不行,便後退一步與主人同行,JLl想這下可行了吧?誰知主人火氣更大,停下來說道:“好了,造反了,你這樣子與我幷肩而行,難道我們是平起平坐的嗎?”僕人無可奈何,只好低聲抗辯:“老爺,我走前也不是,後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請問老爺,您到底要我走到哪里呢?”老爺兩眼一翻說:“把剛才那頓飯錢還給我,你愛走哪里就走哪里。”這雖然是個笑話,却說明瞭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種看法雖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說出來的“理由”,而在于其本來的動機。
同樣的道理,人的行爲常常由許多不同的動機而産生。一般說來,越是發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爲出發點,在各種動機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類往往企圖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來解釋其行爲,以沖淡其潜意識中因自私衝動而引起的不安。這種在一系列的動機當中,選擇一小部分最動聽、最崇高,而且最適合“理性”的動機加以强調,企圖掩蓋其內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這一種原因而無其他,以使自己感覺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衛機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歲,隨著言語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已經會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歡用,所以聽起來常常覺得他們在强辭奪理。比如說,2歲的妹妹手上拿了一顆糖果,4歲的哥哥伸手就搶了過來,還沒等放到口中,妹妹就哭了起來,媽媽趕來追問究竟,妹妹一邊哭一邊伸手指哥哥手中的糖果,媽媽責駡哥:“爲什麽搶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將此合理化,說:“我不是‘搶’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開,怕妹妹吃壞了牙齒。”
合理化作用與外射作用不同。外射作用是將自己內心無法接受的感覺、動機及行爲歸于別人,以保持自己心靈的寧靜。合理化作用則在爲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過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過于人。比如.一位學生考試末及格,即歸咎于教師教得不好。其實,考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資不够、沒有用心聽講、準備不充分等等,幷不一定是教學問題。然而,承認前面任何一種理由,都會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歸咎于教師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謂“天亡我也,非我之過”。
合理化的另外…種表現是,在追求某一種東西而得不到時,爲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得爲自己找一個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常常將對方貶低,認爲幷非我追求不力、條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賣力,藉以安慰自己。《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說:“哼:那種女孩子,水性楊花,嫁給我,我都不要!”這種認爲自己得不到或沒有的東西就是不好的現象,即稱爲“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別相信“紅顔薄命”,也是這個道理。
另一種與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稱之爲“甜檸檬”心理。具有“甜檸檬”心理的人,不說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却百般强調凡是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檸檬,就認爲檸檬是甜的,這樣也可以减少內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說,有的孩子,天資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說“憨人有憨福”;有人被偷了,就說“失財免灾”;有的女子,姿色平平,嫁個木訥寡言的丈夫,却說“這才可靠呢!”這種知足常樂的心理防衛機制,不失爲一種幫助人們接受現實的好方法。所以說,合理化作用運用得當,可以消除心理緊張、緩和心理氣氛、减少攻擊性衝動和攻擊行爲産生的可能性。若運用過度,則會妨礙人們去追求真正需要的東西。
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礙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來處理問題。有位病人,懷疑鄰居故意與他爲難,製造聲響來騷擾他。于是强調鄰居應該和平共處、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但却時常批評他的鄰居不講道理、沒良心、罪大惡極……當他“覺得”鄰居在吵鬧他時,馬上凶狠狠地跑到別人家裏,高聲責駡,有時甚至動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認自己脾氣暴躁,反而認爲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相處,完全合理。 參考資料:http://www.epochtimes.com/b5/3/7/8/c1355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